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糙叶树皮

糙叶树皮

药材名称糙叶树皮

拼音Cāo Yè Shù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hananthe aspera(Thunb.)Planch.[Prunus aspera Thunb.]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剥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树皮黄褐色,有灰斑与皱纹,老时纵裂;幼枝被贴生的毛。叶互生;叶柄长7-13mm,被贴生的毛;托叶线形;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5-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叶缘基部以上有单锯齿,两面均有糙伏毛,基部叶脉3条,侧脉先端直达锯齿缘。雌雄同株;雄花成聚伞状,伞房花序生于新枝基部的叶腋;雌花单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有梗;花被5裂,宿存;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子房被毛,1室,柱头2。核果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约8-10mm,被平伏硬毛;果柄较叶柄短。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河边,常与朴树、栎树等混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山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槽状。表面黄褐色,有灰色斑及皱纹,老树干皮可见纵裂纹;内面黄白色,纤维性较强。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主腰肌劳损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丝瓜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叶药材名称丝瓜叶拼音Sī Guā Yè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叶。夏秋采收。性味苦、酸,微寒。功能主治止血,清

  •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药材名称鹳骨拼音Guàn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胳。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

  • 罗望子

    药材名称罗望子拼音Luó Wànɡ Zǐ别名酸角、酸豆、罗晃子、通血图来源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以果实入药。春季采,除去种子,晒干。性味甘

  • 通脉丹

    药材名称通脉丹拼音Tōnɡ Mài Dān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脉丹

  • 蜜蜂子

    《中药大辞典》:蜜蜂子药材名称蜜蜂子拼音Mì Fēnɡ Zǐ别名蜂子(《本经》)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的幼虫。性味甘,平。①《本经》:"味甘,平。"

  • 碎米荠

    药材名称碎米荠来源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植物曲枝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 Wit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多鲜用。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痢疾,白带;外用治疔疮。

  • 大花细辛

    药材名称大花细辛拼音Dà Huā Xì Xīn英文名Largeflower Wildginger Herb别名花脸细辛、花叶细辛、翻天印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大花细辛Asarum ma

  • 紫萁

    药材名称紫萁拼音Zǐ Qí别名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来源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细毛(老虎台衣

  • 羊屎果树皮

    药材名称羊屎果树皮拼音Yánɡ Shǐ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乌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cuminin (L.) Skeel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青藤

    药材名称青藤拼音Qīnɡ Ténɡ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