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竹节蓼

竹节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节蓼

药材名称竹节蓼

拼音Zhú Jié Liǎo

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

来源蓼科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F. Muell.)Bail.,以茎、叶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及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鲜品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竹节蓼

药材名称竹节蓼

拼音Zhú Jié Liǎo

别名百足草(《广州植物志》),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足、飞天蜈蚣蜈蚣竹、扁竹花、斩蛇剑(《广西中药志》)。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竹节蓼全草。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6~2米。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上部枝扁平,呈带状,宽7~12毫米,深绿色,具光泽,有显着的细线条,节处略收缩,托叶鞘退化成线状,分枝基部较窄,先端锐尖。叶多生于新枝上,互生,菱状卵形,长4~20毫米,宽2~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在近基部有一对锯齿,羽状网脉,无柄。花小,两性,具纤细柄;苞片腆质,淡黄棕色;花被4~5深裂,裂片矩圆形,长约1毫米,淡绿色,后变红色;雄蕊6~7,花丝扁,花药白色;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短,3枚,杜头分叉。疫果三角形,包于红色内质的花被内。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酸,微寒。

①《广西中药志》:"味淡涩,性微寒,无毒。"

②《泉州本草》:"味酸微甘,性平,无毒。"

归经入心、肝、脾经。

①《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②《泉州本草》:"入心、肝、肿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广西中药志》:"拔毒消肿。治毒蛇及蜈蚣咬。"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消肿,行血去瘀,生新止痛。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鲜竹节蓼二两,以酒代水煎服,并以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②治毒蛇咬伤:竹节蓼二两,红乌桕木二两。咸苏木二两,假紫苏二两,千斤拔一两。以上五味捣烂,以三分之一冲酒服,三分之二浸醋外涂伤口周围。(《广西中药志》)

③治蜈蚣咬伤:竹节蓼捣烂,擦伤口周围。(《广西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节蓼

药材名称竹节蓼

拼音Zhú Jié Liǎo

别名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竹、飞天蜈蚣蜈蚣竹、扁竹花、斩蛇剑、鸡爪蜈蚣蜈蚣草、扁竹、对节草、竹节山草、百脚山草、大本飞天蜈蚣、斑竹相似、寒忌竹、鹅江草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竹节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malocadium platycladum(F.Muell. Ex Hook.)L.H. Bailey[Coccoloba platyclada F.Muell.ex Hoo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l-3m。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上部枝扁平,呈带状,宽7-12mm,深绿色,具光泽,有明显的细线条,节处略收缩。叶互生,多生于新枝上;无柄;托叶鞘退化成线状,分枝基部较宽,先端锐尖;叶片菱状卵形,长4-20mm,宽2-10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在近基部有一对锯齿。花小,两性,簇生于节上,具纤细柄;苞片膜质,淡黄棕色;花被5深裂,淡绿色,后变红;雄蕊6-7,花丝扁,花药白色,比花被短;雌蕊1,花柱短,3枚,柱头分叉。瘦果三角形,平滑,包于肉质紫红色或淡紫色的花被内,呈浆果状。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栽于庭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资源分布:原产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

栽培栽培要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扦插或播种繁殖。春季4月进行。生长期间应施肥、浇水、修剪、设支架。冬季温室越冬,最低温度不得低于8℃。

性状性状鉴别 带叶茎校平滑无毛。枝扁平,宽7-12mm,节明显,节间长l-2cm,表面有细密平行条纹,浅绿色或褐绿色,质柔韧。叶片菱状卵形,长0.4-2cm,宽0.2-1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极短;托叶鞘退化为一横线条纹。气微,味微涩。

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去瘀消肿。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15-30g,鲜品60~12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拔毒消肿。治毒蛇及蜈蚣咬。

2.《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消肿,行血去瘀,生新止痛。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粱米

    《中药大辞典》:黄粱米药材名称黄粱米拼音Huánɡ Liánɡ Mǐ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原形态梁为禾本科

  • 慈姑

    《中药大辞典》:慈姑药材名称慈姑拼音Cí Gū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原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

  • 冬瓜瓤

    《中药大辞典》:冬瓜瓤药材名称冬瓜瓤拼音Dōnɡ Guā Ránɡ别名冬瓜练(《药性论》)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葫芦种植物冬瓜的果觚。性味《药性论》:"味甘,平。"功能主

  • 玉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铃花药材名称玉铃花别名老开皮来源安息香科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驱虫。主

  • 火焰兰

    药材名称火焰兰拼音Huǒ Yàn Lán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Renanthera别名红珊瑚、山观带、山裙带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火焰兰的全草

  • 蜜蜂房

    药材名称蜜蜂房拼音Mì Fēnɡ Fánɡ别名蜜蜂窠、蜜脾、蜜蜂巢脾来源药材基源: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巢。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s cerana Fabr.采收和储藏:随采鲜用,或秋末采收,略

  • 鸢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脑药材名称鸢脑拼音Yuān Nǎo别名鸢、老鹰、鹞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鸢Milvus korschun lineatus (Gray),以脑髓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痔瘘:

  • 铃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当子药材名称铃当子拼音Línɡ Dānɡ Zǐ别名小牵牛花来源旋花科铃当子Ipomoea sibirica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各省。功能主治逐水消肿,

  • 山矾根

    《中药大辞典》:山矾根药材名称山矾根拼音Shān Fán Gēn别名土白芷(《闽东本草》)。出处《闽东本草》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根。性味《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归

  • 贯众

    《中药大辞典》:贯众药材名称贯众拼音Guàn Zhònɡ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