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稻槎菜

稻槎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稻槎菜

药材名称稻槎菜

来源菊科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部沿海及中南各省区,西至四川等省。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痈解毒。主治喉炎,痢疾下血,乳痈。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捣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稻槎菜

药材名称稻槎菜

拼音Dào Chá Cài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Nipplewort

别名鹅里腌、回荠

出处始载于《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稻槎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稻槎菜 一年或二年细弱草本,高5-30cm。基生叶丛生,有柄;叶片长4-18cm,宽1-3cm,先端圆钝 或短尖,顶部裂片较大,卵圆形,边缘羽状分裂,两侧裂片3-4对,短椭圆形;茎生叶1-2,有短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成稀疏的伞房状圆锥花丛,有细梗,果时常下垂;总苞圆柱状钟形,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mm,内层总苞片5-6,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5mm;花托平坦,无毛;全部为舌状花,黄色。瘦果椭圆状披针形,扁平,长4-5mm,等于或长于总苞片,成熟后黄棕色,无毛,背腹面各有5-7肋,先端两侧各有1钩刺,无冠毛。花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荒地、溪边、跌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部沿海及中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疹。主咽喉肿痛;痢疾;疮疡肿毒;蛇咬伤;麻疹透发不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救荒本草》:生稻田中,以获稻而生,故名。似蒲公英叶。又似花芥菜叶,辅地繁密,春时抽小葶,开花如蒲公英而小,无蕊,乡入茹之。

2.《新华本草纲要》:清热凉血,消痈解毒的功能。用于咽喉炎、痢疾、乳痈、麻疹不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伴木

    药材名称牛伴木拼音Niú Bàn Mù别名果绿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吕宁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uzonicum Rolf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蓖麻叶

    《中药大辞典》:蓖麻叶药材名称蓖麻叶拼音Bì Má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性状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

  • 北方点地梅

    药材名称北方点地梅拼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别名雪山点地梅、喉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北点地梅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

  • 峨山草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山草乌药材名称峨山草乌拼音é Shān Cǎo Wū来源毛茛科飞燕草属植物卷距飞燕草Delphinium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初春或秋季采挖,除

  • 刀豆壳

    药材名称刀豆壳拼音Dāo Dòu Ké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果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生境分部主产江苏、

  • 油鸭

    药材名称油鸭拼音Yóu Yā别名小鸊鷉、王八鸭子、水葫芦、刁鸭来源鸊鷉(Bì Tī)目鸊鷉科小鸊鷉Colymbus ruficollis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

  • 石笔海胆

    药材名称石笔海胆拼音Shí Bǐ Hǎi Dǎn英文名echinus别名烟嘴海胆、海胆、粗棒海胆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长海参胆科动物石笔海胆的棘。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

  • 栲栗叶

    药材名称栲栗叶拼音Kǎo L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岩茴香

    药材名称岩茴香拼音Yán Huí Xiānɡ英文名Ligusticum别名细叶藁本、桂花三七、柏子三七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石茴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

  • 鹿梨

    《中药大辞典》:鹿梨药材名称鹿梨拼音Lù Lí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