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禾秆蹄盖蕨

禾秆蹄盖蕨

药材名称禾秆蹄盖蕨

拼音Hé Gǎn Tí Gài Jué

别名裂蹄盖蕨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禾秆蹄盖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yokoscense(Franch.et Sav.)Christ[Asplenium yokoscense Franch.et Sa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0-70cm。根茎短而粗,直立,顶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中间黑棕色、边缘淡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40cm,淡禾秆色;叶片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20-30cm,宽10-18cm,先端长渐尖,基部不变狭,仅叶轴和羽轴下面略被线形小鳞片或短粗毛,二回羽状深裂或三回浅裂;羽片狭披针形,10-17对,无柄,基部1-2对略缩短,中部的长7-9cm,宽1.5-2cm,尾状渐尖,羽状深裂;小羽片长圆形,10-15对,长1-10mm,基部上侧凸起,彼此分离,以狭翅与羽轴合生,先端尖,边缘有粗齿或浅裂,裂片顶部有2-3个短尖齿;侧脉在小羽片上分叉,下面明显。孢子囊群近圆形或椭圆形;囊群盖马蹄形、椭圆形或弯钩形,膜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林缘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驱虫;止血。主蛔虫病;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晒干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丁香

    药材名称水丁香拼音Shuǐ Dīnɡ Xiānɡ别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

  • 青羊肝

    药材名称青羊肝拼音Qīnɡ Yánɡ Gā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肝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治夜盲症。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服。摘录《全国

  • 鬼柳树

    药材名称鬼柳树拼音Guǐ Liǔ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锈鳞木犀榄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ferruginea Royle[O.cuspi-data Wall.ex G.De

  • 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菠菜药材名称菠菜拼音Bō Cài来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滋阴平肝,止咳润肠。主治高血压

  • 茵陈

    《中国药典》:茵陈药材名称茵陈拼音Yīn Chén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

  • 栀子叶

    《中药大辞典》:栀子叶药材名称栀子叶拼音Zhī Zi Yè别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化学成分叶

  • 红毛五加皮

    《中药大辞典》:红毛五加皮药材名称红毛五加皮拼音Hónɡ Máo Wǔ Jiā Pí别名川加皮,刺加皮(《药材资料汇编》),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药志》)。出

  • 水折耳

    药材名称水折耳拼音Shuǐ Zhé ěr别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原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

  • 回回蒜

    《中药大辞典》:回回蒜药材名称回回蒜拼音Huí Huí Suàn别名水胡椒、蝎虎草(《救荒本草》),回回蒜毛茛(《东北植物检索表》),黄花草、土细辛、鹅巴掌(《中国药植图

  • 白饭树叶

    药材名称白饭树叶拼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