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黄连

石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黄连

药材名称石黄连

别名草苓子

来源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峨眉耳蕨Polystichum omeiense C. Chr.,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利水。用于肺、胃热,小便短赤作痛,大肠火结。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石黄连

药材名称石黄连

拼音Shí Huánɡ Lián

别名牛毛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角状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alcicorne(Bak.)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40cm。根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疏生卵状披针形小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15cm,禾秆色,向上和叶轴有阔而较密的鳞片;叶片纸质,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15-25cm,中部宽4-7cm,向基部变狭,近光滑或下面偶有小鳞片,三至四回羽状细裂;裂片较短阔,角状;每裂片仅有小脉4条。孢子囊群同形,背生于小脉顶部;囊群盖大,圆盾形,早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500m的溪边湿石或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主外伤肿痛;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星状风毛菊

    药材名称星状风毛菊拼音Xīnɡ Zhuànɡ Fēnɡ Máo Jú别名伏地风毛菊来源菊科星状风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雄鸡口涎

    《中药大辞典》:雄鸡口涎药材名称雄鸡口涎拼音Xiónɡ Jī Kǒu Xián出处福建《南平专区中医药特效验方汇集》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雄者的口诞。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

  • 椰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椰子药材名称椰子拼音Yē Zi来源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以果肉汁和果壳入药。果实成熟时采集,随时取肉汁及果壳供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果肉汁:补虚

  • 山苍子叶

    药材名称山苍子叶拼音Shān Shēnɡ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cubeba(Lour.)Pers.[Laurus cubeba Lour.]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

  • 鼠胆

    《中药大辞典》:鼠胆药材名称鼠胆拼音Shǔ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性味《玉楸药解》:"味苦,性寒。&quo

  • 蚌兰叶

    《中药大辞典》:蚌兰叶药材名称蚌兰叶拼音Bànɡ Lán Yè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原

  • 木本胡枝子叶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叶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叶。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发背,捣烂外敷

  • 对叶油麻根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根拼音Duì Yè Yóu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合东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