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石枫药

石枫药

药材名称石枫药

拼音Shí Fēnɡ Yào

别名虾于草、红虾于草、箭头草、铁青草、札郎草、黄瓜米草、杉刺疙、硬杆白花、蛇舌草、鸡口舌、石耳风、石耳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tenelliflora Bl. [Oldenian-dia tenelliflora (B1.) O.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纤花耳草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15-40cm。茎多分枝,小枝上部四棱形。叶对生;无柄;托叶顶部分裂成数条刚毛状刺;叶片薄革质,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长2。5-5cm,宽3-5mm,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全缘。花1-3朵簇生于叶腋;无花梗;小苞片针刺状,长约1mm;萼筒倒卵形,长约1mm,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1.8mm,边缘有缘毛;花冠白色,漏斗状,长约3mm,裂片长圆形,长约1.5mm;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喉部;花柱丝状。柱头略膨大。蒴果卵形,长约2.5mm,直径1.5-2mm,先端开裂。种子多数,微小、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或旷野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和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多缠绕成团状,黑色。茎多分枝,上部锐四棱形。叶对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4cm,先端渐尖,上面黑褐色,下面较淡;托叶顶部分裂成数条刚毛状刺。花4数,无花梗,2-3朵簇生于叶腋,有2苞片,萼筒倒卵形,花冠白色,漏斗状,裂片长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喉部。蒴果卵形,长约2.5mm,先端开裂、具宿萼。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平;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慢性肝炎;膨胀;阑尾炎;痢疾;风火牙痛;小儿疝气;跌打损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香薷

    药材名称紫香薷来源唇形科紫香薷Elsholtzia longidentata Sunine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清暑,消肿利尿,健胃止呕。主治暑热感冒,水肿腹痛。用法

  • 鱼香根

    《中药大辞典》:鱼香根药材名称鱼香根拼音Yú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香草"条。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痛,阴寒,红

  • 珍珠

    《中国药典》:珍珠药材名称珍珠拼音Zhēn Zhū英文名MARGARITA来源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 (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 水蜈蚣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蜈蚣药材名称水蜈蚣拼音Shuǐ Wú Gōnɡ别名金钮草、三荚草、散寒草[四川]、球子草、疟疾草、金牛草来源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青头雀

    药材名称青头雀拼音Qīnɡ Tóu Què别名灰头鹀来源雀形目雀科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补益。主治酒

  • 姜黄草

    药材名称姜黄草拼音Jiānɡ Huánɡ Cǎo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

  • 黄羊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羊角药材名称黄羊角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来源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镑丝用。性味

  • 雷丸

    《中国药典》:雷丸药材名称雷丸拼音Léi Wán英文名OMPHALIA别名竹苓、雷实、竹铃芝来源本品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 的干

  • 无根藤

    药材名称无根藤拼音Wú Gēn 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