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盐匏藤

盐匏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盐匏藤

药材名称盐匏藤

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

来源胡颓子盐匏藤1.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2. E. cuprea Rehd.,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湖北、湖南、四川。

性味酸、微甘,温。

功能主治温下焦,祛寒湿。主治小便失禁,外感风寒。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盐匏藤

药材名称盐匏藤

拼音Yán Páo Ténɡ

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阴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披针叶胡颓子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lanccolata 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披针叶胡颓子常绿灌木,高约4m。幼枝密被银白色和淡黄褐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黄褐色;叶片革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4cm,宽1.5-3.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稀阔楔形,全缘反卷;侧脉8-12对,与中脉开展成45度角,网状脉在上面不明显。花淡黄白色,下垂,常3-5朵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花梗长3-5mm;花被筒圆形,长5-6mm,裂片4,宽三角形;雄蕊4,花丝极短或无;花柱直立,几无毛或疏生极少数星状柔毛。果实椭圆形,长12-15mm,密被褐色或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黄色,花期8-10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5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酸;微甘;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疏风止咳;温肾缩尿。主跌打骨折;劳伤;风寒咳嗽;小便失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家独行菜

    药材名称家独行菜拼音Jiā Dú Xí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家葶藜的全草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ium sativum L.采收和储藏:全草春、夏季采集、种子于8-9月

  • 千日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日红药材名称千日红拼音Qiān Rì Hónɡ别名百日红、千日白、千年红、蜻蜓红来源为苋科千日红属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以花序入药。夏、秋采摘花序,

  • 短萼蜂斗草

    药材名称短萼蜂斗草拼音Duǎn è Fēnɡ Dòu Cǎo别名田螺掩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萼蜂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ex C.

  • 牛膝

    《中国药典》:牛膝药材名称牛膝拼音Niú Xī英文名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来源本品为苋科

  • 麻羊藤

    药材名称麻羊藤别名复叶葡萄、黑葡萄、野葡萄来源葡萄科麻羊藤Vitis piasezkii Maxim.,以幼茎流出液汁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消食清热,凉血。主

  • 玉米轴

    《中药大辞典》:玉米轴药材名称玉米轴拼音Yù Mǐ Zhóu别名罐泰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包谷心(《重庆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穗轴。原形态

  • 罗勒子

    《中药大辞典》:罗勒子药材名称罗勒子拼音Luó Lè Zǐ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

  • 勒管草

    药材名称勒管草拼音Lè Guǎn Cǎo别名绿山麻柳、水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假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canthus peduncularis(Wall.ex Royle)We

  • 毛叶小寒药

    药材名称毛叶小寒药拼音Máo Yè Xiǎo Hán Yào别名躲蛇生、避蛇灵、朱砂灵、躲蛇草、背蛇生、小南木香、岩蚌壳。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川西马兜铃的根及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

  • 紫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珠药材名称紫珠拼音Zǐ Zhū别名紫珠草、止血草来源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树C. dichotom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