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皂柳根

皂柳根

《中药大辞典》:皂柳根

药材名称皂柳根

拼音Zào Liǔ Gē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皂柳。全年可采。

原形态皂柳,又名:毛狗条、山杨柳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黑褐色,幼时有绢状毛,后渐无毛;冬芽平滑无毛。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3匣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或有微锯齿,上面初时有绢状毛,后渐无毛而光滑,下面青白色,近于无毛;叶柄长8~15毫米,无毛;托叶小。柔荑花序生于有短苞的梗上,近于无柄,毛多;仅有1腺体;雄花序长2~3厘米;雌花序长2~5厘米,结果者长达10厘米;苞黑褐色,先端钝;雄蕊2,离生,花丝平滑无毛;子房嘴状,有短柔毛,花柱短,柱头长卵形以至长椭圆形,为微凹状2裂。蒴果长约9毫米,有疏柔毛。

生境分部多生于山野荒坡。分布浙江、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微寒,味辛酸涩。

功能主治驱风,解热,除湿。

复方①治风湿关节炎:皂柳根一两,煎水服;亦可熏洗患处。

②治头风痛:皂柳根五钱,石菖蒲橙子皮各三钱。捣绒,炒热,包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皂柳根

药材名称皂柳根

拼音Zào Liǔ Gēn

别名毛狗条根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wallichiana Anders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小枝红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芽有棱,常外弯,红褐色或栗色。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4-8(-10)cm,宽1-2.5(-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幼叶发红色;全缘;叶柄长约1cm;托叶小,比叶柄短,半心形,边缘有牙齿。花序先叶开放或近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2.5(-3)cm;雄蕊2,花药大,花丝纤细,离生;苞片赭褐色或黑褐色;腺体1,卵状长方形;雌花序圆柱形,长2.5-4cm;子房狭圆锥形,花柱短至明显,柱头2-4裂;苞片赭褐色或黑褐色;腺体同雄花。蒴果长可达9mm,开裂后果瓣向外反卷。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初,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流旁、林缘或山坡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浙江、湖北、湖南、西藏。

性味辛;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主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伏毛苎麻

    药材名称伏毛苎麻拼音Fú Máo Zhù Má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研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伏毛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 var. Ni

  • 海鹞鱼齿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药材名称海鹞鱼齿拼音Hǎi Yào Yú Ch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性味《本草拾遗》:"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

  • 芸苔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芸苔子药材名称芸苔子拼音Yún Tái Zǐ别名油菜子来源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初夏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

  • 肉穗草

    药材名称肉穗草拼音Ròu Suì Cǎo别名家阿麻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肉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采收和储藏:春、

  • 小粉

    药材名称小粉拼音Xiǎo Fěn别名小麦粉(《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麸洗制面筋后澄淀的淀粉。性味《纲目》:"甘,凉,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

  • 藏鮡胆

    药材名称藏鮡胆拼音Cánɡ Zhào Dǎn英文名Drymoglossum gallbladder别名巴格里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

  • 大叶接骨藤

    药材名称大叶接骨藤拼音Dà Yè Jiē Gǔ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银花素馨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nintooides Rehd。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

  • 尖叶唐松草

    药材名称尖叶唐松草别名石笋还阳来源毛茛科尖叶唐松草Thalictrum acutifolium (Hand.-Mazz.) Boiv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安徽、江苏除外)。性味苦

  • 榕树果

    《中药大辞典》:榕树果药材名称榕树果拼音Rónɡ Shù Guǒ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功能主治治臁疮: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取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