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鹤藤根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本草求原》

性味涩甘,平。

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Argyreia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白鹤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acut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白鹤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圆柱形,被银白色绢毛,老枝黄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6cm,被银色绢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3-8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密被银色绢毛,全缘;侧脉多至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银色绢毛;苞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外面被银色绢毛;花两性;花萼5,分内外两轮,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状,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与花冠外面均被银白色绢毛;雄蕊5,着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处;子房近球形,2室,无毛,花柱长约2cm,柱头头状,2裂。果实球形,直径8mm,红色,为增大的萼片包围,萼片凸起,内面红色。种子4-2颗,卵状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性味涩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叉菜药材名称角叉菜来源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

  • 木荷

    《中药大辞典》:木荷药材名称木荷拼音Mù Hé别名木艾树(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何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

  • 蟾舌

    《中药大辞典》:蟾舌药材名称蟾舌拼音Chán S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复方治鱼脐疔:(

  • 海螺壳

    《中药大辞典》:海螺壳药材名称海螺壳拼音Hǎi Luó Ké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骨螺科动物红螺的壳。采得后除去残肉和泥土,煅后碾碎用。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qu

  • 菟丝草

    药材名称菟丝草别名金丝草来源旋花科菟丝草Cuscuta sp.,以带花果的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功能主治凉血散热毒。主治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痈毒恶疮。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云南仙人掌

    药材名称云南仙人掌来源仙人掌科云南仙人掌Opuntia monocantha Haw,以肉质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腮腺炎,乳腺炎,疖疮痈肿,毒蛇咬伤。捣烂加

  • 苦瓜藤

    《中药大辞典》:苦瓜藤药材名称苦瓜藤拼音Kǔ Guā Ténɡ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夏、秋采取。性味苦,寒。①《陆川本草》:"苦,寒。"②《四

  • 榆树

    药材名称榆树拼音Yú Shù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来源榆科榆属植物榆Ulmus pumila L.,以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

  • 紫花鱼灯草

    《中药大辞典》:紫花鱼灯草药材名称紫花鱼灯草拼音Zǐ Huā Yú Dēnɡ Cǎo别名断肠草(《草木便方》),羊不吃(《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刻叶紫

  • 茸草

    药材名称茸草拼音Rónɡ Cǎo别名菱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