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粱米

白粱米

《中药大辞典》:白粱米

药材名称白粱米

拼音Bái Liánɡ Mǐ

出处《别录》

来源为植物白粱种仁

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性味《别录》:"甘,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和中,益气,除热。治胃虚呕吐,烦渴。

①《别录》:"除热,益气。"

②孟诜:"患胃虚并呕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服之。除胸膈中客热,移五脏气,续筋骨。"

③《纲目》:"炊饭食之,和中,止烦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粥。

复方①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蹇涩,精神昏愦,手脚不遂,口喎面戾:白粱米三合,荆芥一握,薄荷叶一握,豉三合。以水三大盏,煮荆芥薄荷、豉,取汁二盏,澄滤过,入米煮作粥,空腹食之。(《圣惠方》粱米粥)

②治蓐劳:猪肾一具(切,去筋),淡豆豉五合(绵裹),白粱米三合,葱白(切)一升,人参当归各一两。水三升,煎八合,分二服。(《普济方》粱豉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粱米

药材名称白粱米

拼音Bái Liánɡ Mǐ

英文名seed of Foxtail Millet

别名白米

出处出自1.《别录》。

2.陶弘景:白梁,今处处有,襄阳竹根者最佳,所以夏月作粟飨,亦以除热也。

3.《唐本草》:白梁,穗大多毛且长。诸梁都相似,而白梁谷粗扁长,不似粟圆也,米亦白且大,食之香美,黄梁之亚矣。陶云竹根,竹根乃黄梁,非白梁也。然梁虽粟类,细论则别,谓作粟餐,殊乖的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品种之一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2.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收割,打下种仁,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装,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cm,宽1-5cm,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异主轴密被柔毛,刚毛显着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mm,黄色,褐色或紫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2.粟,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cm。圆锥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cm,宽5-10mm;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生境分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益气;和中除烦止渴。主胃虚呕吐;烦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或煮粥。

各家论述1.《别录》:除热,益气。

2.孟诜:患胃虚并呕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服之。除胸膈中客热,移五脏气,续筋骨。

3.《纲目》:炊饭食之,和中,止烦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古柯

    药材名称古柯来源古柯科古柯Erythroxylum coca Lam.,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有栽培。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和强壮剂。用以恢复疲劳,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

  • 铁篱巴果

    《中药大辞典》:铁篱巴果药材名称铁篱巴果拼音Tiě Lí Bā Guǒ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功能

  • 走马胎叶

    《中药大辞典》:走马胎叶药材名称走马胎叶拼音Zǒu Mǎ Tāi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走马胎"条。性味《陆

  • 重楼

    《中国药典》:重楼药材名称重楼拼音Zhònɡ Lóu英文名RHIZOMA PARIDIS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来源本

  •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原形态绣线梅,

  • 金丝猴

    药材名称金丝猴拼音Jīn Sī Hóu别名金线狨(《杨文公谈苑》),狨(《本草拾遗》),仰鼻猴(《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来源为猴科动物金丝猴的脂肪油或血肉。原形态体长53~77

  • 白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背叶药材名称白背叶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来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三楞草

    《中药大辞典》:三楞草药材名称三楞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8~9月抽穗时采收。

  • 海蜇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蜇药材名称海蜇拼音Hǎi Zhē别名海蜇皮、海蜇头、来源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海蜇科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以全体入药。白海蜇R. hi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