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瓜子藤

瓜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子藤

药材名称瓜子藤

拼音Guā Zǐ Ténɡ

别名念珠藤、阿利藤、过山香、满山香、春根藤

来源夹竹桃科念珠藤属植物链珠藤Alyxia s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经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闭经。

用法用量5~8钱,水煎或酒水炖服。

备注(1)同属植物筋藤Alyxia levinei Merr.别名坎香藤、藤满山香、三托藤。功能消肿止痛,去瘀生新。主治风湿、腰痛、心胃痛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瓜子藤

药材名称瓜子藤

拼音Guā Zǐ Ténɡ

别名念珠藤、阿利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春根藤、过骨边、瓜子金七里香、香藤、猪油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链珠藤的根及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xia sinensis Champ.ex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高达3m。除花梗、苞片及萼片外,其余无毛。叶对生或3枚轮生;叶柄长约2mm;叶片通常圆形或卵圆形、倒卵形、长1.5-3.5cm,宽8-20mm,先端圆形或微凹,边缘反卷。聚伞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总花梗长不及1.5cm;花小,长5-6mm:花5数;花枣裂片卵圆形,近钝头,长1.5mm,内面无腺体;花冠先淡红色后退变白色,花冠简长约2.3mm,近花冠喉部紧缩,喉部无鳞片,花冠裂片卵圆形,长约1.5cm;雄蕊长约1.5mm;子房具长柔毛。核果卵形,长约1cm,直径约0.5cm,2-3颗组成链珠状。花期4-9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矮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微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胃痛;泄泻;跌打损伤;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注意《福建药物志》:"孕妇及体质阴虚者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溲疏

    《中药大辞典》:溲疏药材名称溲疏拼音Sōu Shū别名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出处《本经》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

  • 雪下红

    药材名称雪下红拼音Xuě Xià Hóng别名卷毛紫金牛、矮脚罗伞、毛罗伞来源紫金牛科雪下红Ardisia villosa Roxb.,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活

  • 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性

  • 鸡子

    《中药大辞典》:鸡子药材名称鸡子拼音Jī Zǐ别名鸡卵(《食疗本草》),鸡蛋(《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化学成分鸡子可分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内膜)几个部分,成

  • 褐粘褶菌

    药材名称褐粘褶菌拼音Hè Zhān Zhě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褐粘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eophyllum subferrugineum(Bark.)Bond.et

  • 野牡丹子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子药材名称野牡丹子拼音Yě Mǔ Dān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果实。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福建中草

  • 芜荑

    《全国中草药汇编》:芜荑药材名称芜荑拼音Wú Yí别名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来源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性状药材呈扁平

  • 蜡瓣花根

    药材名称蜡瓣花根拼音Là Bàn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根皮夏季采挖,刮去

  • 合萌

    《中药大辞典》:合萌药材名称合萌拼音Hé Ménɡ别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皂角、大

  • 牡丹皮

    《中国药典》:牡丹皮药材名称牡丹皮拼音Mǔ Dān Pí英文名CORTEX MOUTAN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