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屎果
药材名称猫儿屎果
拼音Māo ér Shǐ Guǒ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
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
②《陕西中草药》:"根及果实甘,凉。"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润燥,治皮肤皲裂。"
②《陕西中草药》:"根及果实清热解毒。治肛门烂,阴痒,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或煎取浓汁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猫儿屎果
拼音Māo ér Shǐ Guǒ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
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
②《陕西中草药》:"根及果实甘,凉。"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润燥,治皮肤皲裂。"
②《陕西中草药》:"根及果实清热解毒。治肛门烂,阴痒,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或煎取浓汁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鲨鱼翅拼音Shā Yú Chì别名鲛鱼翅、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采收和储藏
药材名称西南石梓别名矮子常山、木质山海螺来源马鞭草科西南石梓Gmelina delavayana Dop.,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镇痛,化痞截疟。久疟治用本品1两,
《中药大辞典》:榉树皮药材名称榉树皮拼音Jǔ Shù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原形态大叶挼树,又名:榉榆、血榉。乔木,高达25米。1年生枝密被柔毛
药材名称土黄连拼音Tǔ Huánɡ Lián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原形态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药材名称岩蜈蚣拼音Yán Wú Gōnɡ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爬山猴、野海棠、荷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caualeriei
药材名称川梨拼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
《中药大辞典》:鸭舌头药材名称鸭舌头拼音Yā Shé Tou别名瓜皮草(《种子植物名称·补编》),鸭舌草、鸭舌子(《贵阳民间药草》),水充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药材名称楮皮间白汁拼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豇豆药材名称豇豆拼音Jiānɡ Dòu别名姜豆、长豆来源豆科豇豆Vigna sinensis (L.)Sav.,以种子、叶、果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