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狗娃花

狗娃花

药材名称狗娃花

拼音Gǒu Wá Huā

英文名root of Hispid Heteropappus

别名狗哇花、斩龙戟

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ppus hispidus (Thunb.) Less. [Aster hispidus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狗娃花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50cm,有时达150cm。主根纺锤形。茎单生或数个丛生,多少被粗毛。叶互生;下部叶有长柄,倒卵形,长4-13cm,宽0.5-1.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渐狭,全缘或有疏齿,两面被疏毛或无毛,质薄;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较小,常全缘;上部叶小,条形。头状花序,径3-5cm,单生于枝端而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7-10mm,径10-20mm;总苞片2层,近等长,内层边缘膜质,具粗毛,常有腺点;舌状花约30多个,管部长约2mm,舌片浅红色或白色,条状长圆形,长12-20mm,宽2.5-4mm05-6-21管状花有5裂片,其中1裂片较长。瘦果倒卵形,扁,长2.5-3mm,宽约1.5mm,有细边肋,被密毛;冠毛在舌状花极短,白色,膜片状,或部分带红色,糙毛状;在管状花糙毛状,初白色,后带红色,与花冠近等长。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路旁、林缘木求鱼及草地。

资源分布:广泛分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赤见于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及四川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疮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肿、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扁豆皮

    药材名称白扁豆皮拼音Bái Biǎn Dòu Pí别名扁豆壳来源即白扁豆的种皮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摘录《全

  • 陆英根

    药材名称陆英根拼音Lù Yīnɡ Gēn别名蒴藋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ambuci Chinensis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陆英

  • 草灵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灵脂药材名称草灵脂拼音Cǎo Línɡ Zhī别名西藏鼠兔粪、岩兔粪、岩鼠粪来源兔目鼠兔科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 (Milne-Edwards),以

  • 桃树胶

    药材名称桃树胶拼音Táo Shù Jiāo别名桃胶来源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树干上流出的树脂。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益

  • 零陵香

    药材名称零陵香拼音Línɡ Línɡ Xiānɡ别名熏草(《山海经》),燕草(《南越志》),蕙草(《别录》),香草(《开宝本草》),铃铃香、铃子香(《梦溪笔谈》),黄零草(《庚辛玉

  •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药材名称藤三七拼音Ténɡ Sān Qī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 牛扁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扁药材名称牛扁拼音Niú Biǎn别名曲芍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牛扁Aconitum ochranthum C. A. Mey.,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温

  • 秋海棠根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根药材名称秋海棠根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出处《

  • 岩指甲花

    药材名称岩指甲花拼音Yán Zhī Jiɑ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凤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原形态黄凤仙花,又名:牯岭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茎直立,

  • 芸香

    药材名称芸香拼音Yún Xiānɡ别名臭草来源芸香科芸香属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