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牛含水

牛含水

《中药大辞典》:牛含水

药材名称牛含水

拼音Niú Hán Shuǐ

别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

出处《甘肃卫生通讯》8:35~38,1972

来源玄参科植物紫花秧全草。果期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细多分枝,灰绿色。叶少,下部叶对生较大,上部叶互生较小;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20毫米,宽2~4毫米,全缘或有疏细齿。总状花序:萼钟形,先端5浅裂;花冠管圆柱状或上部张开,2唇形,紫色;雄蕊4,内藏,2长2短。蒴果近球形,开裂,棕褐色。种子多颗,稍沉没于多少肉质的胎座上。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路旁及河岸沙地等处。分布我国西北部。

功能主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腺炎,尿道感染,荨麻疹,皮肤瘙痒。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清热解毒,散风止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钱~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神经衰弱:倒打草300克、甘草100克,熬浓缩膏,每次剂量应含倒打草生药3克,每日2至3次.

②治皮肤瘙庠、荨麻疹、湿疹:倒打草适量,煎水洗。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牛含水根与等量的茎叶果,分别水煎3次,合并药液,浓缩至每100毫升相当生药75克。每服10毫升,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2疗程。治疗133例,近期痊愈8例,显效50例,好转5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7.2%。在有效病例中,一般给药3天即见咳嗽减轻,痰减少。或用牛含水地上部分制成每毫升含生药1克的注射液,供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毫升,注射3天后停1天,再注射3天,共注射9次。治疗25例,近期痊愈3例,显效11例,好转10例。疗效出现时间比口服快,一般给药当天或次日即可见效。不论口服或注射,平喘作用均较差;对合并肺气肿者作用亦不明显。应用期间未发现重大副作用。

②治疗多种急性感染

用100%牛含水注射液行深部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第1天2次,以后每天1次,至痊愈为止。治疗小儿肺炎、小儿扁桃体炎、小儿支气管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腺炎等共26例,治愈20例,显效、好转、无效各2例。一般注射1~2次后即开始好转。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含水

药材名称牛含水

拼音Niú Hán Shuǐ

英文名Herb of Oriental Dodartia

别名多德草、紫花草、刺儿草、倒打草、道爪草、牛汉水、牛哈水

出处出自《甘肃卫生通讯》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野胡麻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dartia orientali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无毛或幼嫩时疏被柔毛。根长而粗壮,带肉质,须根少。茎直立,单生或数支丛生,朋多回细长分枝,具棱角,扫帚状,近基部被棕黄色鳞片。叶疏生,茎下部的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对生或近对生,止部的常互生;无柄;叶片宽条形,长1-4cm,全缘或有疏细齿。总状花序顶生,花常3-7朵稀疏;花梗极短;花萼近革质,萼齿5,三角形,近相等;花冠紫色或深紫红色,长1.5-2.5cm,花冠筒长筒状,上唇短而伸直,卵形,先端2浅裂,下唇宽圆形,3裂,中裂片突出,舌状,喉部有两条着生多细胞腺毛的皱褶;雄蕊4,2强,花药紫色,肾形;子房卵圆形,花柱伸直,无毛。蒴果圆球形,褐色,具短尖头。种子卵形、黑色。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400m的山坡及多沙的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根粗壮,长可达20cm,肉质,须根少。茎近基部被棕黄色鳞片;茎多回分枝,枝伸直,细瘦,具棱角,扫帚状。叶宽条形,全缘或疏齿。总状花序顶生,伸长;花萼钟形,先端5浅裂,近革质;花冠紫色或深紫红色。味微苦。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莫桑甙(mussaenoside)等环烯醚萜甙(iridoid glycosides)[1,2]。

药理作用1.利胆作用 用本植物地上部分提取的环烯醚萜甙类制剂(I)50mg/kg灌胃,1次给药后,大鼠在4h内的胆汁分泌量比对照组增加6.8%;连续给药7d,作用明显增强,4h内的胆汁分泌量比对照组增加16.6%。在多次给药情况下,于胆汁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胆汁中胆酸盐含量增加18.5%,胆因醇排泄量增加23.4%,胆红互的形成与分泌增加23.9%。I不但对正常大鼠有利胆作用,对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致急性肝功能障碍的大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1]。

2.毒性 I1-3g/kg给小鼠灌胃,观察10d,未发现小鼠有任何异常和死亡[1],表明本品无明显毒性。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炎;尿道感染;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清热解毒,散风止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生姜

    《中国药典》:生姜药材名称生姜拼音Shē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别名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 檵花叶

    《中药大辞典》:檵花叶药材名称檵花叶拼音Jì Huā Yè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叶或茎叶。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鞣质和没食子酸。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叶的提取物在试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含羞草根

    《中药大辞典》:含羞草根药材名称含羞草根拼音Hán Xiū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化学成分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

  • 山毛藓

    药材名称山毛藓拼音Shān Máo Xiǎn别名牛毛七来源苔藓类曲尾藓科山毛藓属植物山毛藓Oreas martiana (Hopp. et Hornsch.)Brid.,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 乌榄根

    《中药大辞典》:乌榄根药材名称乌榄根拼音Wū Lǎ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条。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内伤吐血、咳

  • 辣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辣子草药材名称辣子草拼音Là Zi Cǎo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来源菊科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四川

  • 驴阴茎

    药材名称驴阴茎拼音Lǘ Yīn Jīnɡ别名驴鞭(《本草新编》),驴三件(《河北药材》),驴肾(《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雄性外生殖器,雄驴杀死后,割取其阴茎及睾丸,剔除残肉及油

  • 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虎药材名称壁虎拼音Bì Hǔ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

  •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药材名称野樱桃根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性味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