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热带灵芝

热带灵芝

药材名称热带灵芝

拼音Rè Dài Línɡ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热带灵芝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集,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肾形,半圆形有后沿,有时也呈圆形,直径10-20cm,厚1-3cm;表面红褐色至紫红褐色,有漆样光泽,有环纹或皱纹;边缘圆而钝或薄而锐,新鲜时黄白色或红褐色。菌柄侧生,罕中生,斜立或直立,长5-10cm,上粗下细,直径可达4cm,红褐色至枣褐色。管口面新鲜时白色,伤时变淡褐色;管口长圆形至近角形,每1mm间4-5个;菌管淡棕色,长2-5mm。孢子瓜子形,平截、褐色,内壁有刺状小沟,(5-8)μm×(4-5.5)μm,内有油球。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大叶合欢、相思树的树桩、枯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肾形或半圆形,直径10-20cm,厚约3mm。表面红褐色或紫红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具同心环纹或皱纹,边缘钝圆,波状或浅瓣裂。管口面白色或浅褐色,管口长圆形或多角形,每1mm间4-5个。菌柄多侧生,长5-10cm,直径可达4cm,红褐色。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抗肿瘤。主冠心病;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冲。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女金丹

    药材名称女金丹拼音Nǚ Jīn Dān别名三父子、三兄弟、三姐妹、九月豆、三叶青、山乌豆、牛贴额、金飘带、玉扣带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绿叶胡枝子Lespedeza buergeri Miq.,以根、叶入

  • 白芥

    《中药大辞典》:白芥药材名称白芥拼音Bái Jiè别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

  • 雪山鼠尾草

    药材名称雪山鼠尾草拼音Xuě Shān Shǔ Wěi Cǎo英文名Jokul Salvia别名紫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雪山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lau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黄鲴鱼

    《中药大辞典》:黄鲴鱼药材名称黄鲴鱼拼音Huánɡ Gù Yú别名黄姑、黄骨鱼(《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黄尾蜜鲴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腹部圆,在肛门前有

  • 箭叶蓼

    药材名称箭叶蓼拼音Jiàn Yè Liǎo别名倒刺林、荞麦刺、长野荞麦草、雀翘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箭叶蓼Polygonum sieboldii Meis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 太白小紫菀

    《中药大辞典》:太白小紫菀药材名称太白小紫菀拼音Tài Bái Xiǎo Zǐ Wǎ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垂头菊的全株。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20~25厘米。茎单生,直

  • 赤雹

    药材名称赤雹拼音Chì Báo别名赤包、气包、王瓜[辽宁.宁夏]、山屎瓜、屎包子、山土豆来源葫芦科赤雹属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以果实及块根入药。秋

  • 《中药大辞典》:锡药材名称锡拼音Xī别名白锡(《山海经》),矧(《尔雅》),镴(《周礼》郑玄注),白镴(《尔雅》郭璞注)。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银白色金属,主要由锡石中炼出。原形态矿物形态详"

  • 龙须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药材名称龙须眼子菜拼音Lónɡ Xū Yǎn Zǐ 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