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火腿

火腿

《中药大辞典》:火腿

药材名称火腿

拼音Huó Tuǐ

别名熏蹄(《东田县志》),兰熏(《宦游笔记》),南腿(《本草求原》)。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腿腌制而成

性味①《药性考》:"咸,温。"

②《纲目拾遗》:"味咸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牌开胃,生津益血。治虚劳怔忡,胃口不开,虚痢,久泻。

①《藏药秘诀》:"生津,益血脉,固骨髓,壮阳,止泄泻,虚痢,蓐劳,怔忡,开胃安神。"

②《药性考》:"开胃宽膈,病人宜之。"

③《纲目拾遗》:"陈芝山云,和中益肾,养胃气,补虚劳。"

④《随患居饮食谱》:"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熬汤。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清,湿热内恋,积滞未净,胀闷未消者均忌。"

复方①治久泻:陈火腿脚爪一个,白水煮一日,令极烂,连汤一顿食尽。(《救生苦海》)

②下气、疗噎、腹痛,或三、四日不止:火腿肉煎汤,入真川椒在内,撇去上面浮油,乘热饮汤。(《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火腿

药材名称火腿

拼音Huó Tuǐ

英文名ham

别名熏蹄、兰熏、南腿

出处出自《药性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腿腌制而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去毛,取腿,腌制。

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滋肾益精;补气养血。主虚劳;怔忡;虚痢;泄泻;腰脚软弱;漏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适量。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清,湿热内恋,积滞未净,胀闷未消者均忌。

各家论述1.《藏药秘诀》:生津,益血脉,固骨髓,壮阳,止泄泻,虚痢,蓐劳,怔忡,开胃安神。

2.《药性考》:开胃宽膈,病人宜之。

3.《纲目拾遗》:陈芝山云,和中益肾,养胃气,补虚劳。

4.《随息居饮食谱》: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漏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尖苞柊叶根

    药材名称尖苞柊叶根拼音Jiān Bāo Zhō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芋科植物尖苞柊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ynium placentarium(Lour.)Merr.[Phy

  • 细叶刺针草

    药材名称细叶刺针草别名小花刺针草、小花鬼针草、小刺叉、一包针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细叶刺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的全草。夏秋采割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苦、平。功能

  • 假刺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药材名称假刺藤别名乌肺叶来源紫金牛科假刺藤Embelia scandens (Lour.) Me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白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乳菇药材名称白乳菇别名辣味乳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

  • 有瓜石斛

    药材名称有瓜石斛拼音Yǒu Guā Shí Hú英文名Pale Ephemerantha别名带爪石斛、果上叶出处始载于《医药科技资料》。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流苏金石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斩木橿子

    药材名称斩木橿子拼音Zhǎn Mù Jiānɡ Zǐ来源樟科斩木橿子Neolitsea aurata (Hayata)Koidz.,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

  • 青丝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丝龙药材名称青丝龙拼音Qīnɡ Sī Lónɡ别名阴痧草、阳痧草、晒不死、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兰来源蕨类石松科青丝龙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

  • 瓦草

    《中药大辞典》:瓦草药材名称瓦草拼音Wǎ Cǎo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