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滴血根

滴血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血根

药材名称滴血根

别名血藤

来源菊科滴血根Wedelia urticaefolia (Blume) DC.,以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养血,活血,补肾。主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配方用,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滴血根

药材名称滴血根

拼音Dī Xuè Gēn

别名血藤接骨草女金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麻叶蟛蜞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edelia urticifolia DC.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麻叶蟛蜞菊 直立或斜升草本,有时呈攀援状,高20-80cm或达l00cm。须根丛生,肉质,折断后有红色液汁流出。茎直立,圆柱形,分枝,有粗沟纹,绿红色。叶对生;有5-40mm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连叶柄长10-13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通常短楔尖或稀浑圆,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重齿,上面被有基部为疣状的糙毛,下面毛较细密,近基出3脉,中脉中部以上常有1-3对侧脉,网脉通常明显;上部叶小,有短柄或无柄,叶片披针形,长2-2.5cm,宽1-2.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形。头状花序少数,径达2-2.5cm,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2-3cm或更长,被白色开展糙毛;总苞阔钟形或半球形,径约15mm;总苞片2层,外层叶质,绿色,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约8mm,宽3-4mm,先端渐尖,背面密被长粗毛,内层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5-8mm,先端钝,被疏毛;拓片折叠成长圆形,长约8mm;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卵状长圆形,长约11mm,宽约4mm,先端2齿裂,稀3裂,管部短,长3-4mm;管状花黄色,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被疏毛。瘦果倒卵形,背部略扁,长约4mm,宽2-3mm,褐红色,密被白色疣状突起,先端收缩而近浑圆,收缩部分被密毛。冠毛短刺芒状,2-3个,不等长,基部有冠毛环。花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畔、谷地、坡地或空旷草丛或石灰岩坡地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养血;通络。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云南中草药》:"孕妇慎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草鞋药材名称石草鞋拼音Shí Cǎo Xié别名铁草鞋、铁足板来源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 ly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

  •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拼音Qǐnɡ Shí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秋季果

  • 鼠李皮

    《中药大辞典》:鼠李皮药材名称鼠李皮拼音Shǔ Lǐ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

  • 柞木枝

    药材名称柞木枝拼音Zhà M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gestum(Lour.)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锯下树枝,切段晒干。

  • 建砂仁

    药材名称建砂仁拼音Jiàn Shā Rén别名土砂仁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japonica(Thunb.)Miq.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摘,晒干或烘干

  • 虾蟆皮

    《中药大辞典》:虾蟆皮药材名称虾蟆皮拼音Há Má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疖肿,瘰疬。复方

  • 丛毛榕根

    《中药大辞典》:丛毛榕根药材名称丛毛榕根拼音Cónɡ Máo Rónɡ Gēn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小叶钻石风、奶汁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

  • 广玉兰

    药材名称广玉兰拼音Guǎnɡ Yù Lán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百花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荷花的花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术

  • 晚香玉

    药材名称晚香玉拼音Wǎn Xiānɡ Yù英文名Tuberose出处始载于《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晚香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ianthes tuberosa L.采收和

  • 金鸡勒

    《中药大辞典》:金鸡勒药材名称金鸡勒拼音Jīn Jī Lè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