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滇南冠唇花

滇南冠唇花

药材名称滇南冠唇花

拼音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

别名藿香香薷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Clarke)C.Y.Wu et Hsua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滇南冠唇花,直立草本,高1-2m。茎四棱形,被平展柔毛及倒伏小绒毛回去对生;叶柄长1.5-4cm,被糙伏毛;叶片三角状卵形,长2.5-9cm,宽2-7.5cm,先端急尖状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糙伏毛。二歧聚伞花序腋生,或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小,线形,长约2-3mm;花萼钟形,长约3mm,外面密被腺毛,萼齿5,近相等,果时恭敬经萼增大;恭敬经冠紫色或褐色,长约1.5cm,无毛,上唇盔状,顶端微凹,下唇略短,先端3裂,中裂片狭舌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近于等长,几不外露,花药2室;子房4裂,无毛,花柱无毛,柱头不相等2浅裂;花盘边缘微有起伏。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10月-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2000m的空旷草坡上、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中部和南部。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解暑;化湿和中。主风寒感冒;咳喘气急;夏月感寒饮冷;头痛胸闷;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行夜

    《中药大辞典》:行夜药材名称行夜拼音Xínɡ Yè别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的全虫。原形态体呈

  • 败酱草

    药材名称败酱草拼音Bài Jiànɡ Cǎo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

  • 莙荙菜

    《中药大辞典》:莙荙菜药材名称莙荙菜拼音Jūn Dá Cài别名菾菜(《别录》),甜菜(《日华子本草》),牛皮菜(《滇南本草》),石菜(《本草求原》),杓菜、猪牳菜(《广州植物志》

  • 渐尖毛蕨

    《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药材名称渐尖毛蕨拼音Jiàn Jiā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革叶茴芹

    药材名称革叶茴芹拼音Gé Yè Huí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革叶茴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mpinella coriacea (Franch.) de Boiss. [Car

  • 旱芹

    《中药大辞典》:旱芹药材名称旱芹拼音Hàn Qín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

  • 山韭菜

    《中药大辞典》:山韭菜药材名称山韭菜拼音Shān Jiǔ Cài别名黑花野韭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鳞茎圆柱形,具纤维状

  • 大驳骨丹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药材名称大驳骨丹拼音Dà Bó Gǔ Dān别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

  • 白淋草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椰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椰子药材名称椰子拼音Yē Zi来源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以果肉汁和果壳入药。果实成熟时采集,随时取肉汁及果壳供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果肉汁: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