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海牛

海牛

《中药大辞典》:海牛

药材名称海牛

拼音Hǎi Niú

出处《本草原始》

来源为海牛科动物海牛全体

原形态体呈长椭圆形,长约4~12厘米。腹面平;背面呈块状,前方狭,至后方渐大。外套膜覆盖头部。头部前端腹面有口,其背面有肉质触角1对;眼位于触角的后方,陷入皮内。体背面正中线上的后部,有肛门的开口,其周围有环生的二次性鳃。

生活海滨岩礁间,常吸附于石面,性迟钝,遇刺激即放出赤紫色液体,使海水混浊以为掩护。肉食性,以腔肠类及海绵类动物为食。

性味《本草原始》:"味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原始》:"补肾兴阳。"

②《纲目拾遗》:"益肾固精。"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牛

药材名称海牛

拼音Hǎi Niú

英文名Manatee, Sea-Cow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海牛,生东海,海赢之属。头有角似牛,故名曰海牛。角硬尖锐有纹,身有龟背纹,苍色,腹黄白色,有着顶花点,尾象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牛科动物石磺海牛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moiodoris japonica Bergh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采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石磺海牛,体长椭圆形,很柔软,一般长30-70mm,宽12-42mm。外套膜覆盖头部,头部前端腹面有口,位于一吻状突起上,凹陷于皮内。触角能缩入其基部的袋状突起中。近后端中线上有一肛门,其周围有6个分歧成羽状此鳃围绕着,皮鳃也能缩入体内,鳃腔缘被多数小突起包围。背面黄褐色、苍黄色或苍绿色,具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以中央尤多,并散布多数暗黑色小斑。前端暗黑色,触手、鳃与背面颜色大致相同。腹面扁平淡,腹足橙黄色,很宽大,前端常有叶片与口相隔,后端常突出于外套后方,呈尾关于本腔内部有2列鳞板,输精管有巨大的摄护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砾或岩礁间,在海藻丛生入尤多。常吸附于石面上,退潮后往往附着不动。以腔肠及海绵类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我国北部沿海均有分布。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助阳。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1.《本草原始》:补肾兴阳。

2.《纲目拾遗》:益肾固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山芝麻

    药材名称大山芝麻拼音Dà Shān Zhī Mɑ别名山油麻、假芝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剑叶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lanceolata DC.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

  • 细齿叶柃

    药材名称细齿叶柃拼音Xì Chǐ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细齿叶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nitida Kor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细齿叶柃

  • 鹿头肉

    《中药大辞典》:鹿头肉药材名称鹿头肉拼音Lù Tóu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头上的肉。性味《千金·食治》:"平。

  • 河豚

    《中药大辞典》:河豚药材名称河豚拼音Hé Tún别名赤鲑(《山海经》),鯸鮧鱼(《金匮要略》),鯸鲐(《吴都赋》),鲑鱼(《山海经》郭璞传),鹕夷鱼、嗔鱼、规鱼(《本草拾遗》),鰄

  • 过坛龙

    《中药大辞典》: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

  • 梨果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梨果榕药材名称梨果榕别名舶梨榕、水石榴、梨状牛奶子来源桑科梨果榕Ficus pyriformis Hook. et Ar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涩

  • 绣球防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绣球防风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别名绣球草、蜜蜂草来源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Leucas ciliata Benth.,以根

  • 金雀马尾参

    药材名称金雀马尾参拼音Jīn Què Mǎ Yǐ Shēn别名太子参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egia mairei(Lev

  • 骨把

    药材名称骨把拼音Gǔ Bǎ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镰叶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falcatum Lam.[A.macrophyllum Merr.]采收和储藏:夏、秋

  • 莲座革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革菌药材名称莲座革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革菌Thelephora vialis Schw.,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树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