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刺果藤

毛刺果藤

药材名称毛刺果藤

拼音Máo Cì Guǒ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Pilous Buttneria

别名枇杷藤、粗毛刺果藤。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pil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粗毛刺果藤 木质缠绕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初被星状毛,后几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叶片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下面尤多,基生脉7条。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腋生,具少数花;花梗柔弱,长约2.5mm;萼片5,长3,外面有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凹陷,4裂,裂片钝;具药的雄蕊5,与花瓣对生,退化雄蕊5,下面连合,长约1.5cm;子房圆球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球形,黄色而略带红色,密被有分枝的锥尖状软刺,直径约2cm,刺长4-6mm。种子卵形,长5mm,黄色并具褐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1000m的杂木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小枝深褐色,被星状毛,或无毛。叶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有基生脉7条,边缘有粗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以背面为多。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

性味味微苦;性微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叶:用于风湿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果榄

    《中国药典》:金果榄药材名称金果榄拼音Jīn Guǒ Lǎn英文名RADIX TINOSPORAE别名山慈菇[广东、广西]、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九牛胆、九莲子、青牛胆、金线吊葫芦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

  • 蛇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莓药材名称蛇莓拼音Shé Méi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来源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

  • 亮叶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叶冬青药材名称亮叶冬青别名青皮子樵、猪黑樵、鸡子樵、大叶帽子来源冬青科亮叶冬青Ilex var. viridis Champ.,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广东。性味甘、微辛,凉。功

  • 石上莲

    药材名称石上莲来源秋海棠科石上莲Begonia bretschneideri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酸、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水软坚,消肿止痛。主治肝硬化,腹

  • 准噶尔鸢尾

    药材名称准噶尔鸢尾拼音Zhǔn Gá ěr Yuān 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准噶尔鸢尾的根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ongarica Schrenk采收和储藏:根,夏季采收,洗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

  • 炮仗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炮仗花药材名称炮仗花别名黄鳝藤来源紫葳科炮仗花属植物炮仗花Pyrostegia ignea Presl[P. venusta Baill.],以花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性味

  • 棉花杜仲

    药材名称棉花杜仲别名山杜仲、岩杜仲来源卫矛科棉花杜仲Euonymus virens C. Y. Wu,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壮腰止痛,固精。主治痨

  • 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草药材名称蓑草拼音Suō Cǎo别名山草、山草根、龙须草、山茅草、羊草、拟金茅来源禾本科蓑草Eulaliopsis binata (Retz.)C. E. Hubb.,以全草入药

  • 大山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玄参药材名称大山玄参别名川玄参、土玄参、元参、安东玄参来源玄参科大山玄参Scrophularia kaku densi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