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毒鱼藤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

药材名称毒鱼藤

拼音Dú Yú Ténɡ

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根、茎、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攀援灌木。茎有纵,纹和皮孔,嫩枝被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倒卵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6厘米,宽3~6.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或钝,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或褐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时为顶生的圆锥花序,长10~25厘米,被黄褐色柔毛;花长1.5厘米,花梗和萼片被黄褐色柔毛;花冠粉红色,旗瓣背面被金黄色茸毛,基部无胼胝状附属物,翼瓣基部两侧有短耳,与龙骨瓣背面各被长硬毛一束;雄蕊一束;雌蕊密被柔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近无毛。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于半荫蔽的疏林中或溪畔的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逐湿痹。

用法用量外用。

注意不可内服。

复方①治游走性关节炎:(毒)鱼藤五钱,南天仙子(进口品种)适量。共研末,先将(毒)鱼藤以开水一杯浸渍,后入天仙子粉,即成糊状,敷于患处。

②治湿癞:(毒)鱼藤二两,白醋四两。上药煎水,每日洗一次,连洗二日。(性味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毒鱼藤

药材名称毒鱼藤

拼音Dú Yú Ténɡ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Hairypetal Millettia

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中南鱼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ris fordii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茎、叶,茎切片晒干;叶晒干。

原形态中南鱼藤藤本。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28cm;小叶5-7,革质,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2cm,宽2-5cm,先端短尾状或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圆锥花序腋生,序轴及花梗均被棕色短硬毛;小苞片,钻形,具毛;花萼浅杯状,萼齿5,三角形,极短,有棕色短柔毛;花冠白色,旗瓣有短爪,翼瓣一侧有耳,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基部具尖耳;雄蕊10,单体;子房无柄,有黄色长柔毛。荚果长圆形,扁平,长4-9cm,宽约1.5cm,无毛,两侧有狭翅,种子1-4颗。花期8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溪边灌丛中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表面粗糙,折断面木部占大部分。完整叶为羽状复叶,小叶5-7片,小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2cm,宽2-5cm,先端短尾状而稍钝,基部楔圆形,全缘。黄绿色,两面均光滑,近革质。气微。

性味苦;平;有毒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疮毒;皮炎;皮肤湿疹;跌打肿痛;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末敷。

注意不可内服。

复方①治游走性关节炎:(毒)鱼藤五钱,南天仙子(进口品种)适量。共研末,先将(毒)鱼藤以开水一杯浸渍,后入天仙子粉,即成蝴状,敷于患处。②治湿癞:(毒)鱼藤二两,白醋四两。上药煎水,每日洗一次,连洗二日。(《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

  • 断线蕨

    药材名称断线蕨拼音Duàn Xiàn Jué英文名Shining Colysis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断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

  • 乌木屑

    药材名称乌木屑拼音Wū Mù Xiè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乌木的木屑。原形态乌木(《纲目》),又名:乌文木、翳木(崔豹《古今注》),文木(《南方草木状》),乌樠木(《纲目》),

  • 红椋子

    药材名称红椋子拼音Hónɡ Li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椋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k [Cor- nus macrop

  • 鲩鱼胆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药材名称鲩鱼胆拼音Huàn Yú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冬季收集,阴干。性味①《本草拾遗》:"苦。"②《纲目》:&

  • 省沽油根

    药材名称省沽油根拼音Shěnɡ Gū Yó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 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hylea bumalda DC.

  • 垂穗荛花

    药材名称垂穗荛花拼音Chuí Suì Ráo Huā别名金腰带、了哥王、鸡断肠、雀儿麻、山棉皮、野发麻、野棉花、雀子麻、地棉麻。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细轴荛花的花、根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

  • 大膜盖蕨

    药材名称大膜盖蕨拼音Dà Mó Gài Jué英文名Immersed Leucosteg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膜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teg

  • 鹅管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管石药材名称鹅管石拼音é Guǎn Shí来源为海产腔肠动物树珊瑚科的栎珊瑚Balanophyllia sp.以石灰质骨骼入药。全年可采集,敲去杂石部分取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