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橹罟子

橹罟子

《中药大辞典》:橹罟子

药材名称橹罟子

拼音Lǔ Gǔ Zǐ

别名露兜子(《岭外代答》),竻波罗(《岭南采药录》),假菠萝(《生草药手册》),山波罗(《岭南草药志》),野菠萝(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纲目》

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核果。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将小核呆分开,晒干。

原形态露兜树,又名:路兜勒(《生草药性备要》),龙般竻、朗古(《本草求原》),竻角、芦剑、荣兰(《岭南采药录》),林投、林茶、绿股、竻鲁、山蓈古。

灌木或小乔木,直立,分枝多,具气生支柱根。叶聚集于枝顶,革质,线状披针形,长可达1.5米,宽3~5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叶缘和叶背中肋有锐刺,刺端向前。雌雄异株;花白色,密集呈肉穗状花序,顶生;花无花被;雄花序稍侧垂,具浓郁香味,长约50厘米,佛焰苞片披针形,雄蕊多数,成点状簇生,花丝部分合生,很长,花药线形,顶端有芒;雌花心皮集生成群,子房2室,有胚珠1,近基生。聚合果椭圆形或球状椭圆形,长可达20厘米,由50~70或更多的核果组合而成。核果长4~6厘米,成熟时黄红色,倒圆锥形稍有棱角。种子小,有肉质胚乳和微小的胚。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边地区。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产广东,广西。

性状果实呈椭圆形或球状椭圆形,长达20厘米,外表黄红色,由50~70多个纤维状肉质核果组成。核果倒圆锥形,稍有棱角,长4~6厘米;顶端钝圆,有花柱残迹;外果皮灰棕色,光滑,但多破碎或不存在;中果皮几乎全由木质纤维构成,质坚韧,黄白色或灰棕色;内果皮坚硬,木质,有4~10室,果室狭长,内面棕色,有扁而狭长之种子1粒。气微,味淡。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补脾胃,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血,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

②《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利,糖尿病。"

③《生草药手册》:"煎水洗,愈汗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蜜浸。

复方①治痢疾:霹兜竻果实二至四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目生翳障,渐渐昏暗,视物不明:橹罟子浸白蜜内,每日连蜜啖一枚,一月可退。(《纲目拾遗》)

③解暑:竻波罗(路兜竻中心与波萝相似者),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橹罟子

药材名称橹罟子

拼音Lǔ Gǔ Zǐ

英文名fruit of Thatch screwpine

别名露兜子、竻波罗、假菠萝、山波罗、勒角子、婆锯勒子、野菠萝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桂海虞衡志》:橹罟子,大如半升碗,谛视之,数十房攒聚成球,每房有缝,冬生青,至夏红,其瓣食之微甘。

来源药材基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核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将小核果分开,晒干。

原形态露兜树,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具气生根。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带状,长约1.5m,宽3-5cm,顶端渐狭成一长尾尖,边缘和背面中脉上有锐刺。雄花序由数个穗状花序组成,穗状花序无总花梗;佛焰苞长披针形,近白色,长12-26cm,宽1.5-4cm,先端尾尖;雄花芳香,雄蕊常为10余枚,多可达25枚,着生于长达9mm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雌花序头门面,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数,乳白色,长15-30cm,宽1.4-2.5cm,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锯齿;心皮5-12枚合为1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5-12室,每室有1粒胚珠。聚花果大,向下悬垂,由40-80个核果束组成,幼果绿色,成熟时橘红色。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果实呈椭圆形或球状椭圆形,长达20cm,外表黄红色,由50-70多个纤维状肉质核果组成。核果倒圆锥形,稍有棱角,长4-6cm;顶端钝圆,有花柱残迹;外果皮灰棕以,光滑,但多破碎或不存在;中果皮几乎全由木质纤维构成,质坚韧,黄白色或灰棕色;内果皮坚硬,木质,有4-10室,果室狭长,内面棕色,有扁而狭长之种子1粒。气微,味淡。

性味味辛;淡;性凉

归经肾;脾;肝;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浸酒或浸蜜。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心脏痛。”

复方①治痢疾:露兜力果实二至四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目生翳障,渐渐昏暗,视物不明:橹罟子浸白蜜内,每日连蜜啖一枚,一月可退。(《纲目拾遗》)③解暑:力波罗(路兜力中心与波萝相似者),煎服。(《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补脾胃,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血,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

2.《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利,糖尿病。

3.《生草药手册》:煎水洗,愈汗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无患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患子药材名称无患子拼音Wú Huàn Zǐ别名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木患、木患树、肥皂树、肥珠子、洗衫子、黄目子、目浪子来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

  • 家麻树

    药材名称家麻树拼音Jiā Má Shù英文名Woolly Sterculia别名家麻桐、九层皮。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家麻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

  • 栓皮栎

    药材名称栓皮栎拼音Shuān Pí Lì别名青杠碗、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来源壳斗科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以果壳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陕

  •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原形态绣线梅,

  • 阿胶

    《中国药典》:阿胶药材名称阿胶拼音ē Jiāo别名驴皮胶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制法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

  • 三叶茶

    药材名称三叶茶拼音Sān Yè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波叶异木患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ophylus caudatus Radlk.[A.racemosus auct.non(

  • 香橼

    《中国药典》:香橼药材名称香橼拼音Xiānɡ Yuán英文名FRUCTUS CITR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西南香圆)Citrus wilsonii

  • 蝌蚪

    《全国中草药汇编》:蝌蚪药材名称蝌蚪拼音Kē Dǒu别名蛤蟆咕嘟[北京]、蚵蚾虫来源两栖纲无尾目蛙科金线蛙Rana plancyi Lataste;黑斑蛙R. nigromaculata Ha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