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椴树根

椴树根

药材名称椴树根

拼音Duàn Shù Gēn

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椴树乔木,高20cm。树皮灰色,直裂,小枝近秃净,顶芽无毛或有微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近秃净;叶片卵圆形,长7-14cm,宽5.5-9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单侧心形或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初时有星状茸毛,以后变秃净,在脉腋有毛丛,干后灰色或褐绿色,边缘上半部有疏而小的齿突;侧脉6-7对。聚伞花序长8-13cm,无毛;花柄长7-9mm;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10-16cm,宽1.5-2.5cm,无柄,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5-7cm与花序柄合生;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mm,被茸毛,内面有长茸毛;花瓣7-8mm;退化雄蕊长6-7mm;雄蕊长5mm;子房有毛,花柱长4-5mm。果实球形,宽8-10mm,无棱,有小突起,被星状茸毛。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久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吉丁虫

    药材名称吉丁虫拼音Jí Dīnɡ Chónɡ英文名Japanese Worm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吉丁虫科动物日本吉丁虫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lcophora ja

  • 鼠胆

    《中药大辞典》:鼠胆药材名称鼠胆拼音Shǔ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性味《玉楸药解》:"味苦,性寒。&quo

  • 马牙贯众

    药材名称马牙贯众拼音Mǎ Yá Guàn Zhò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北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pachyphlebium C.Ch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

  • 大树三台

    药材名称大树三台来源大戟科三台树属植物三台树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以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消炎解表,利湿解毒,通便。

  • 冬瓜叶

    《中药大辞典》:冬瓜叶药材名称冬瓜叶拼音Dōnɡ Gu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夏季采取。功能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①《日华子本草》:"熁

  • 猫花

    药材名称猫花拼音Māo Huā别名蜂糖罐(《贵州民间药物》),蜂糖花、来江藤(《四川中药志》),猫眯花(《贵州草药》),蜜桶花、蜂蜜果、铁林杆、小白叶(《云南中草药》),叶上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

  • 香青

    药材名称香青别名五花草、翅茎香青、午香草、通肠香、萩、籁箫、白冷风、白四轮风来源菊科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 [A. pterocaula (Franch. et Sav.)

  • 苦瓜花

    《中药大辞典》:苦瓜花药材名称苦瓜花拼音Kǔ Guā Huā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花。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闽南民间草药》:&qu

  • 麦芽

    《中国药典》:麦芽药材名称麦芽拼音Mài Yá英文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别名大麦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