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栲栗果壳

栲栗果壳

药材名称栲栗果壳

拼音Kǎo Lì Guǒ Ké

英文名Exocarp of Chinese Evergreen chinkapin

别名栗壳

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林甄的总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取种子时收集,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胸径60cm。树皮暗灰色,老时纵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5cm;叶片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长7-18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常圆形或宽楔形,中部以上有锯齿,网络较明显,叶两面近同色,中脉在上面有突起,无毛,羽状侧脉10-12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或穗状,花序轴几无毛,雄花绿白色,细小,排成直立,分枝的圆锥状或穗状花序,簇生于小枝顶端;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总苞径约2.5cm,外被密生鹿角状锐刺,成熟时开裂,3-4裂瓣,壳斗壁厚1-1.5mm,刺长0.7-1.4cm,基部或中部以下汇合生成刺束,较密生,壳斗内壁密被棕色长绒毛,外壁及刺幼时被灰色细毛,壳斗成熟时近无毛,每壳斗具1坚果;坚果近卵形,直径1-1.3cm,高1.2-1.6cm,无毛,脐部与果底部几同大。花期5-7月,果期翌年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温暖湿润,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与常绿阔叶林混交,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除湿热。主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大艽

    药材名称黑大艽拼音Hēi Dà Jiāo英文名siberia Monkshood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或西伯利亚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泡桐叶

    药材名称泡桐叶拼音Pào Tónɡ Yè别名桐叶、白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P.tome

  • 干旱毛蕨

    药材名称干旱毛蕨拼音Gān Hàn Máo Jué英文名Arid 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干旱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须叶藤叶

    药材名称须叶藤叶拼音Xū Yè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gellaria indic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须叶藤多年生

  • 圆叶茅膏菜

    药材名称圆叶茅膏菜拼音Yuán Yè Máo Gāo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Round-leaf Sundew, Round-leaved Sundew别名毛毡苔、捕虫草。出处始载于《

  • 螺蛳

    《中药大辞典》:螺蛳药材名称螺蛳拼音Luó Sī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

  • 红母鸡草

    《中药大辞典》:红母鸡草药材名称红母鸡草拼音Hónɡ Mǔ Jī Cǎ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山蚂蝗的茎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大叶山蚂蝗,又名:恒河山绿豆。亚灌木状

  • 黑萼棘豆

    《中药大辞典》:黑萼棘豆药材名称黑萼棘豆拼音Hēi è Jí Dòu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

  • 千针万线草

    《中药大辞典》:千针万线草药材名称千针万线草拼音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别名麦参、筋骨草(《云南中草药》),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