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柚树寄生

柚树寄生

《中药大辞典》:柚树寄生

药材名称柚树寄生

拼音Yòu Shù Jì Shēnɡ

别名柚寄生(《本草求原》),禄柚寄生(《岭南采药录》),柚子寄生(《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瘤果槲寄生枝叶。全年可采。切短晒干。

原形态寄生灌木。枝圆柱形,2叉分枝或对生,干时灰褐色,有细纵纹,节膨大。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8.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基部渐狭,叶脉3出或5出;叶柄短或无。聚伞花序腋生,通常l~3个簇生,每花序有花1~3朵;苞片短三角形,每对合生成一船形的杯状体;雌花冠管为短圆柱状或椭圆状,裂片4,极少为3片,短三角形;雄花长约为雌花的一半,通常扁,花冠裂片同雌花;雄蕊无花丝,花药着生在花冠裂片上。浆果近球形或卵形,长约5毫米,熟时黄色,嫩果及近成热的果都有小瘤体,最后光滑。花期1~3月。果期秋、冬。

生境分部常寄生于柑橘类植物及柿树上。分布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湿脚肿,咳嗽,麻疹,烂眼。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洗脚肿;牙痛烫水含。"

②《本草求原》:"洗风弦湿烂眼。"

③《岭南采药录》:"出麻疹煎水代茶,能解毒止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解毒,去瘀,生新。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

⑤《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滋补,止咳,止痛,化痰。治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柚树寄生

药材名称柚树寄生

拼音Yòu Shù Jì Shēnɡ

别名柚寄生、缘柚寄生、大柚寄生、黄皮寄生、柚子寄生、橘子寄生、蛤凹木寄生、柿寄生山橘寄生、无患子寄生、羊奶寄生、克李寄生、杂寄生、东方槲寄生、瘦果槲寄生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瘤果槲寄生的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ovalifolium DC.[V.or-ientale acut.non Will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0.5m。茎枝圆柱状;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节间长1.5-3cm,粗3-4mm,干后具细纵纹,节稍膨大。叶对生,革质;叶柄长2-4mm;叶片卵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8.5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骤狭或渐狭,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一个或多个簇生于叶腋,总花梗长1- 1.5mm;总苞舟形,长约2mm,具花3朵;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2朵为雄花,或雄花不发育,仅具1朵雌花;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约1.5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椭圆形;雌花花蕾时椭圆形,长2.5-3mm;花托卵球形,长1.5-2mm,事片4枚,三角形,长约1mm,柱头乳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4-6mm,基部骤狭呈柄状,长约1mm,果皮具小瘤体,成熟时淡黄色,果皮变平滑。花、果期几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的沿海红树林中或平原、盆地、山地亚热带季雨林中,寄生于柚树、黄皮、柿树、无患子柞木、板栗或海桑、海莲等多种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带叶茎枝圆柱形,2-3叉状分枝,长20-30cm,直径3-4mm,下部粗枝可达1cm,具细纵纹和肋线,节部稍膨大,节间长1-3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光滑无毛。质硬脆,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褐色,木部黄白色,髓部棕褐色。叶对生多破碎或卷曲,完整叶卵形、倒卵形成长椭圆形,长3-5cm,宽1.5-3.5cm,先端钝圆或钝,基部骤狭,基出脉3-条,上面稍明显,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毛,有细皱纹。革质。

叶柄短。果近球形,直径2-4mm,果皮具小瘤体。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化痰止咳;解毒。主风湿痹痛;脚肿;跌打损伤;疝气痛;牙痛;疳积;痢疾;咳嗽;麻伤;风湿痹痛。又可治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洗脚肿;牙痛烫水含。

2.《本草求原》:洗风弦湿烂眼。

3.《岭南采药录》:出麻疹煎水代茶,能解毒止痛。

4.《南宁市药物志》:解毒,去瘀,生新。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

5.《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滋补,止咳,止痛,化痰。治痢疾,疳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蛇卵

    《中药大辞典》:乌蛇卵药材名称乌蛇卵拼音Wū Shé Luǎn别名蛇蛋(《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卵。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功能主治《纲

  • 簕苋菜

    药材名称簕苋菜拼音Lè Xiàn Cài别名刺苋、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野勒苋、刺刺草、野刺苋莱、酸酸苋、刺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刺苋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sp

  • 野梨枝叶

    药材名称野梨枝叶拼音Yě Lí Zhī Yè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梨"条。化学成分叶含熊果酚甙、异槲皮甙、绿原酸、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羊肚菜

    药材名称羊肚菜别名羊肚菌、羊肚蘑、编笠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羊肚菜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于春、夏之交的雨后,产生在阔叶林中地上

  • 草问荆

    药材名称草问荆拼音Cǎo Wèn Jīnɡ别名马胡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草问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pratense Ehr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蒟蒻薯

    药材名称蒟蒻薯拼音Jǔ Ruò Shǔ别名水狗仔、老虎须、山大黄、大水田七、黄牛胆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

  • 贯叶连翘

    《中药大辞典》:贯叶连翘药材名称贯叶连翘拼音Guàn Yè Lián Qiáo别名小汗淋草(《南京民间药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贵州民间方药集》),赶山鞭、

  • 香构

    《中药大辞典》:香构药材名称香构拼音Xiānɡ Gòu别名藤构、娃娃皮、野棉皮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小黄构的茎皮和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小黄构,又名:黄构。常绿灌木,高0

  • 紫青藤根

    药材名称紫青藤根拼音Zǐ Qīnɡ Ténɡ Gēn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