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果上叶

果上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果上叶

药材名称果上叶

拼音Guǒ Shànɡ Yè

别名密花石豆兰、石串莲羊奶果

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Swartz)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舒筋活络,消炎。用于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挫伤,刀伤。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果上叶

药材名称果上叶

拼音Guǒ Shànɡ Yè

别名小果上叶、石串莲(《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蒸后晾干。

原形态密花石豆兰,又名:极香石豆兰。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6~10厘米。根茎匍匐横走,有节。假鳞茎肉质,绿色有棱,圆柱状长卵形,长1.5~3厘米,每一假鳞茎上生1叶。叶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长4~6厘米,宽0.6~1.5厘米,先端凹入,基部楔形,全缘,中脉明显。总状花序,花轴从假鳞茎侧抽出,上有鳞叶;花小,黄色,芳香。果实卵形,长约1厘米。种子多数。花期夏初。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潮湿的岩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甘淡,凉。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味微酸涩,性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凉。"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行气止痛。治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疝气疼痛,月经不调,骨折。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活络,行气,止痛。"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消炎,润肺化痰。治骨折,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肺炎恢复期,慢性咽炎,月经不调。"

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骨折:果上叶干粉加酒调成糊状涂敷,每天换药一次。(《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肺结核:小果上叶-两,小白芨一两,七星草五钱。水煎兑红糖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疝气疼痛:小果上叶三钱,姜味草一钱,小楠木香二钱。红糖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果上叶

药材名称果上叶

拼音Guǒ Shànɡ Yè

英文名Herb of Denseflower Bulbophyllum

别名小果上叶、石串莲、极香石豆兰、羊奶果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J.E.Smith)Lindl.[Stelis odoratissimum J.E.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密花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纤细,粗约2mm。假鳞茎近圆柱形,长2.5-4cm,粗3-6(-9)mm,彼此相距4-7cm,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近无柄;叶片革质,厚而脆,狭长圆形,长4-11cm,宽8-18m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中脉明显。花葶1-2,生于假鳞茎基部,直立,通常高出叶,被有3-4枚鞘。总状花序顶生,密集10朵花以上呈伞状球形;花小,黄色,极芳香;花苞片卵状披针形,比花梗(连子房)长;萼片披针形,向先端渐尖,中上部边缘上卷呈圆筒状,中萼片长6-8mm,侧萼片比中萼片长;花瓣卵圆形,长约1.2mm,先端钝,唇瓣肉质,近舌状,比花瓣长,中央略凹陷,边缘具细齿;合蕊柱齿牙齿状,蕊柱脚短,其离生部分不明显。蒴果卵形,长约1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山林树上或山沟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含石豆兰菲醌(bulbophyllanthrone),白杨素(chrysin),短叶松黄烷酮(pinobanksin)。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通络止痛。主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疝气疼痛;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活络,行气,止痛。

2.《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消炎,润肺化痰。治骨折,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肺炎恢复期,慢性咽炎,月经不调。

3.《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装饰卷柏

    药材名称装饰卷柏拼音Zhuānɡ Shì Juǎn Bǎi英文名herb of tricholoma tamariskoid spikemoss别名缘毛卷柏、毛鹿卷柏、大理卷柏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

  • 东北延胡索

    《中药大辞典》:东北延胡索药材名称东北延胡索拼音Dōnɡ Běi 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Amurensis别名土元胡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

  • 陈仓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药材名称陈仓米拼音Chén Cānɡ 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 sativa 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

  • 丛毛榕

    药材名称丛毛榕拼音Cónɡ Máo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母猪精、细叶牛奶树、石榕、奶汁草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

  • 芜菁子

    《中药大辞典》:芜菁子药材名称芜菁子拼音Wú Jīnɡ Zǐ别名蔓菁子(《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种子。春末、夏初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搓下种子,去净杂质,晒干。原形态

  • 砂茴香子

    药材名称砂茴香子拼音Shā Huí Xiānɡ Zǐ英文名Ferula bungeana Kitan.别名沙前胡籽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rul bungean

  • 黑心解

    药材名称黑心解拼音Hēi Xīn Jiě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玉龙乌头和拟玉龙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stapfianum Hand.Mazz.2.Aconitum

  • 伞花绢毛菊

    药材名称伞花绢毛菊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条参来源菊科伞花绢毛菊Soroseris umbrellata (Franch.) Steb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补气

  • 野甘草

    《中药大辞典》:野甘草药材名称野甘草拼音Yě Gān Cǎo别名香仪、珠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假甘草、土甘草、假枸杞(《广西中药志》),四时茶(《闽南民间草药》),冰糖草(《广东中药》Ⅱ),通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