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昆明鸡脚黄连

昆明鸡脚黄连

药材名称昆明鸡脚黄连

拼音Kūn Mínɡ Jī Jiǎo Huánɡ Lián

别名黄连鸡脚刺、三棵针(《云南中草药》),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小檗科植物昆明小檗。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米。根粗壮,有弯曲分枝,表面灰黄色。小枝圆柱形,灰棕色,稍有棱角;刺通常3枚生手节上,长6~21毫米。叶3~5枚簇生,硬革质,狭披针形以至狭矩圆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2.5厘米,边缘稍反卷,有刺状锯齿;几无柄。小花20数朵簇生于叶腋,鲜黄色;花瓣6,卵圆形。浆果卵状矩圆形,柱头扁平,宿存。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肠炎,痢疾,淋病,咽喉肿痛,烫伤,疮痈。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泻火解毒。治尿赤淋痛,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目赤痛,腮腺炎。"

②《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防治痢疾,肠炎;治烫伤,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治痈疮肿痛:鸡脚黄连冲烂外敷,或研末水调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粉叶小檗,又名:宽叶鸡脚黄连。小枝光滑无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至阔椭圆形,有刺状齿,下面有白霜,花黄色,10~25朵簇生于叶腋。分布云南等地。其根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浮小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小麦药材名称浮小麦拼音Fú Xiǎo Mài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

  • 竹节菜

    药材名称竹节菜拼音Zhú Jié Cài别名竹节草、竹蒿草来源鸭拓草科鸭拓草属植物竹节草Commelina diffusa Burm. f. [C. nudiflora

  • 麻柳树根

    《中药大辞典》:麻柳树根药材名称麻柳树根拼音Má Liǔ Shù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性味《重庆草药》:"味麻辣苦,性热,有毒。

  • 倒罐子根

    药材名称倒罐子根拼音Dǎo Guàn Zi Gēn英文名Osbeckia opiparar C.Y.Wu et C. Che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

  • 山螃蟹

    药材名称山螃蟹拼音Shān Pánɡ Xiè别名纵横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溪蟹科动物束腹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elphusa(Paratelphusa)chongi Wu采收和储藏:全年

  • 猴头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猴头菌药材名称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 ex Fr.)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绿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矾药材名称绿矾拼音Lǜ Fán别名青矾、皂矾、绛矾、滥矾、水绿矾来源为含硫酸亚铁矿石或化学制品。性状为类方形之结晶体组成不规则的团块,或为柱状结晶体,呈淡绿色,其中杂有

  • 唐古特马尿泡

    药材名称唐古特马尿泡拼音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别名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唐传尕保(藏名)。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