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斑鸠占叶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

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

别名战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aib.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狐臭柴,直立或攀援状灌木至小乔木,真株高1- 3.5m 。幼枝被柔毛,老枝无毛,黄褐色至紫褐然。单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纸质或坚纸质,长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卵形,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全缘或上部有波状深齿、锯齿或深裂,先端急尖至尾状尖,两面近无毛或疏生短柔毛。聚伞花序组成塔形圆锥花序长4-14cm,宽2-9cm,无毛至疏被柔毛,具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花萼杯状,长 1.5-2.5mm,外面被短毛和黄色腺点,先端5汪裂,裂齿三角形,齿缘有纤毛;花冠淡黄色,有紫色或褐色条纹,4裂,二唇形,上唇1裂片,圆形,下唇3裂,外面密被腺点,喉部有数行较长的毛,花完管长约4mm;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子房圆形,先端有腺点。核果倒卵形,紫色至黑色,有瘤突萼宿存。花、果期5-8月。 生于海拔700-1800m的山坡路边丛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黄毛豆腐柴,本种与狐臭柴的主要区别是:幼枝、叶柄、叶背密被黄色平展长柔毛。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花冠绿白色。 生于海拔500-1200m的常绿阔叶林阴处或路边灌木林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700-1800m的山坡路边丛林中。 2.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续筋接骨。主水肿;毒疮;水火烫伤;筋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澜江百合

    药材名称澜江百合拼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别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8~9月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

  • 光果南蛇藤

    药材名称光果南蛇藤拼音Guānɡ Guǒ Nán Shé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光果南蛇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unctatus Thunb.[Celastru

  • 石床

    药材名称石床拼音Shí Chuánɡ别名乳床、逆石、石笋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石灰岩山洞中采集,除去杂石,洗净。原形态晶体结构属

  • 野决明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决明药材名称野决明拼音Yě Jué Mínɡ别名土马豆、牧马豆来源豆科野决明属植物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 R. Brown.以全

  • 桃胶

    《中药大辞典》:桃胶药材名称桃胶拼音Táo Jiāo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化学成分树胶的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水牛角

    《中国药典》:水牛角药材名称水牛角拼音Shuǐ Niú Jiǎo英文名CORNU BUBALI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

  • 细齿叶柃

    药材名称细齿叶柃拼音Xì Chǐ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细齿叶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nitida Kor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细齿叶柃

  • 槲皮

    《中药大辞典》:槲皮药材名称槲皮拼音Hú Pí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原形态槲树(《纲目》),又名:朴

  • 还亮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还亮草药材名称还亮草拼音Hái Liànɡ Cǎo别名飞燕草、鱼灯苏、蛇衔草、车子野芫荽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