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庵闾

庵闾

药材名称庵闾

拼音ān Lǘ

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本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全草。8~9月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30~90厘米。叶互生;基部叶有柄,叶片阔卵形,叶基楔形,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缺刻状粗锯齿;茎生叶几无柄,倒卵形,上部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刺尖;愈向上叶形愈小,梢部叶披针形,2~3浅裂或不分裂;叶片质较厚,上面绿色有细毛,下面色淡密被绵毛。小花梗生于茎上部叶腋间,集成总状圆锥花丛;每一头状花序球形,直径3~4毫米,常弯垂,总苞3~4列,外层形小,卵形,中层较大,椭圆形,均无毛,花托外围小花雌性,中间小花两性,均为管状,淡黄色,两性小花花柱分枝先端为披针形突渐尖。瘦果长约2毫米。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山坡、原野阴湿地。分布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及东北等地。

性味辛苦,温。

《药性论》:"味辛苦。"

功能主治行瘀,祛湿。治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①《干金翼方》:"治折腕瘀血,庵闾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治风湿关节痛。"

③《药材资料汇编》:"散瘀血,止痛,通经,利尿,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捣汁饮。

复方①治诸瘀血不散,变成痈:生庵闾蒿,捣取汁一升服之。(《广利方》)

②治风湿关节痛:庵闾五钱至一两。水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备注本植物的果实(庵闾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麻疯树

    药材名称麻疯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随时可采。原形态麻疯树,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黄肿树、假白榄、芙蓉树、滑桃

  • 豹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豹骨药材名称豹骨拼音Bào Gǔ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来源猫科动物金钱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

  • 鬼针草

    《中药大辞典》: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

  • 九里根

    药材名称九里根拼音Jiǔ L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星毛金锦香的根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siddimensis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果熟

  • 野京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京豆药材名称野京豆别名勒勒叶来源豆科野京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主治间日疟,恶性疟,感冒,咽

  • 旱水仙根

    药材名称旱水仙根拼音Hàn Shuǐ Xiā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石蒜科植物韭莲的根。原形态形态详"赛番红花"条。性味治痈疮红肿。功能主治外用:捣敷。摘录《中药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 胆汁

    药材名称胆汁拼音Dǎn Zhī别名苦胆汁来源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esticus Briss.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及羊Capra hircu

  • 姜露

    药材名称姜露拼音J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功能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蘡薁

    《全国中草药汇编》:蘡薁药材名称蘡薁拼音Yīnɡ Yù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