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红袍

小红袍

药材名称小红袍

拼音Xiǎo Hónɡ Páo

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6-30cm。匍匐茎短;茎直立或平卧上升,细弱,无毛,不分枝。叶互生;叶柄细弱,长3.5-13cm;叶片草质,心状圆形,长2-4cm,宽4-6cm,5-7裂,裂口深达中部以下,几成直角;中间裂片卵状披针形,中部与下部近等宽,边缘疏生不整齐锯齿,齿直立或稍向外糨;两侧裂片略短于中间裂片;表面深绿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绿色,平滑无毛;叶脉掌状。伞形花主邓单生于茎顶,与叶对生或腋生;小总苞片细小,略呈紫褐色;小分辩率形花序有花20-28;花白色;花瓣卵形;花柱于果熟时向外反曲。果实心状卵形,长约1.2mm,宽约2mm。花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50m左右的山坡、路旁、林边、草地等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茎细弱而弯曲,光滑无毛,长16-30cm,不分枝。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呈心状圆形,长2-4cm,宽4-6cm,5-7裂,中间裂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锯齿,表面通常深绿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绿,平滑无毛;叶脉掌状,基部有毛;叶柄细弱,长3.5-13cm。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截疟。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小儿喘咳;跌打肿痛;骨折;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黄瓜

    《中药大辞典》:野黄瓜药材名称野黄瓜拼音Yě Huánɡ Guā别名家莫里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纵肋人字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厘米左右。根须状。茎纤细,柔软

  • 樱额

    《中药大辞典》:樱额药材名称樱额拼音Yīnɡ é别名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原形态落叶乔

  • 白叶花柴

    药材名称白叶花柴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

  • 滇羌活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羌活药材名称滇羌活来源伞形科滇羌活Pterocyclus rivulorum (Diels) Wolff ex 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发汗祛

  • 野胡萝卜根

    药材名称野胡萝卜根拼音Yě Hú Luó Bo Gēn英文名Daucus carota L.别名鹤虱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 carota L.采收

  • 一味药

    《中药大辞典》:一味药药材名称一味药拼音Yí Wèi Yào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 江珧壳

    药材名称江珧壳拼音Jiānɡ Yáo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除去肉,取贝壳洗

  • 兰花参

    《中药大辞典》:兰花参药材名称兰花参拼音Lán Huā Shēn别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

  • 虾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须草药材名称虾须草拼音Xiā Xū Cǎo别名绿绿草、沙小菊来源菊科虾须草Sheareria nana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 独行千里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行千里药材名称独行千里拼音Dú Xínɡ Qiān Lǐ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独行千里C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