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紫含笑

小紫含笑

药材名称小紫含笑

拼音Xiǎo Zǐ Hán Xiào

别名青竹兰、黑搜山虎牌楼七、牌骨七、火烧兰、牛舌片、兰竹参、小乌纱、牌楼笋、羊合七、见血飞、红将军

出处小紫含笑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八群芳类,曰:“生云南山中。紫茎抱叶,梢垂紫苞,开口如笑,内露黄白瓣,掩映参差,难为形拟,一名青竹兰。”并附图。从图文看,应为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叶火烧兰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actis mairei Schltr.[Amesia mairei(Schltr.)Hu]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大叶火烧兰,陆生植物,高达1m。根茎粗短,具几条长根。茎直立,下部具2-4枚鞘。叶5-7枚,卵形至椭圆形,茎上部的叶常为卵状披针形,渐过渡为苞片。总状花序具10-20余朵花,花序轴被锈色绒毛;花苞片叶状,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短于或几等长于花;花紫褐色或黄褐色,下垂,直径可达2cm;中萼片近椭圆形,长12-15mm,背面疏被短柔毛,侧萼片和中萼片几等长但稍宽,背面被毛;花瓣卵形较萼片为短;唇瓣几与萼片等长,后部近椭圆形,中央凹陷,具2-3条鸡冠形褶片,侧裂片及先端钝;前部稍肥厚,中部缢缩多少呈葫芦状,先端钝;合蕊柱连花药长8-10mm;子房棒状,长12-15mm,被绒毛。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气滞胸痛;吐泻;睾丸肿痛;风湿腰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檰芽

    《中药大辞典》:檰芽药材名称檰芽拼音Mián Yá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初生嫩叶。化学成分叶含杜仲胶约3%,生物碱0.028%,葡萄糖甙0.072%,果胶7.3%,

  • 圆叶锦葵

    药材名称圆叶锦葵拼音Yuán Yè Jǐn Kuí别名土黄芪来源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Malva rotundifolia L.,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

  • 光刺兔唇花

    药材名称光刺兔唇花拼音Guānɡ Cì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刺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eiacanthus Fisch.采收和储藏:6-

  • 马鞭草

    《中国药典》:马鞭草药材名称马鞭草拼音Mǎ Biān Cǎo英文名HERBA VERBENAE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

  • 芸香草

    《中药大辞典》:芸香草药材名称芸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

  • 南蛇藤叶

    《中药大辞典》:南蛇藤叶药材名称南蛇藤叶拼音Nán Shé Ténɡ Yè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叶片。化学成分含5种黄酮甙:山柰酚-7-鼠李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枕材

    药材名称枕材拼音Zhěn Cá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化学成分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

  • 角翅卫矛果

    药材名称角翅卫矛果拼音Jiǎo Chì Wèi Máo Guǒ别名蜘蛛果果实。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Euonymus cornutus Hemsl.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

  • 流苏子根

    药材名称流苏子根拼音Liú Sū Zǐ Gēn别名癞蜗藤、小青藤、牛老药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流苏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tosapelta diffusa (Champ.exB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