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灵丹

小灵丹

药材名称小灵丹

拼音Xiǎo Línɡ Dān

别名人造雌黄

出处小灵丹系马钧家传方,其成分和制法,与《证类本草》引《胜金方》金粟丸(《普济方》称雌黄丸)相似。所得升华物均为砷硫化合物。

来源药材基源:上为硫黄雄黄经升华制成的砷硫化合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部主产于北京。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无走形致密块状。红色;条痕橘黄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体重,质硬而脆,用小刀可得一划痕;易砸碎,碎块呈橘红色,断面贝壳状。气无,味淡。

显微鉴别 偏光显微镜下:为非晶质体;有的为粒径约0.001mm的针柱状集合体。色调金黄、橙色,依粒度而异;高突起,但不均一。看不出消光现象。

化学成分主要为三硫化二砷(As2S3)。

鉴别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未显示结晶物质的特征;证实本品属非晶质体混合物。

炮制雄黄120g,硫黄30g,分别研末,混匀装陶瓷罐中,罐口用装凉水的碗盖严;封闭,加热5-6小时,离火待凉,揭开碗底,取下凝结橘黄色的粉末或呈玻璃状的薄片,即小灵丹。

性味辛;寒;有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脾肾虚寒引起的偏坠疝气;脾虚久泻;胃寒疼痛;妇女血寒经痛;寒湿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g,温黄酒或温开水冲。

注意不宜过量、久服。阴虚血亏及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刀口药

    药材名称刀口药拼音Dāo Kǒu Yào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叶,晒干或研粉备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

  • 猪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笼草药材名称猪笼草拼音Zhū Lónɡ Cǎo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 落马衣

    药材名称落马衣拼音Luò Mǎ Yī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别名马衣叶、假紫苏、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防风草、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野苏麻、土藿

  • 马鞍叶

    药材名称马鞍叶拼音Mǎ ān Yè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以根、幼枝及叶入药。根全年采,幼枝及叶夏季采,

  • 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婆婆纳药材名称婆婆纳拼音Pó Pó Nà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

  • 单刀根

    药材名称单刀根拼音Dān Dāo Gēn别名龙眼参、铁罗伞(《南宁市药物志》),广檀木(《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仪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仪花,又名:麻札

  • 芸苔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芸苔子药材名称芸苔子拼音Yún Tái Zǐ别名油菜子来源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初夏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尖叶子打虫药

    药材名称尖叶子打虫药拼音Jiān Yè Zi Dǎ Chónɡ Yào出处始载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腾冲过路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tengyu

  • 赤沙糖

    《中药大辞典》:赤沙糖药材名称赤沙糖拼音Chì Shā Tánɡ别名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纲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红糖(《医林纂要》),片黄糖(《本草求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