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对叶散花

对叶散花

药材名称对叶散花

拼音Duì Yè Sàn Huā

别名猪婆子藤、小鱼辣树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茎、叶、根。茎、叶,生长旺盛时采收;根,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4米。小枝上部具柔毛。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三角状尖锐细锯齿,上面疏生粗糙的星状毛,下面较密;叶柄短,被淡黄色长柔毛,基部有钻形托叶2枚。聚伞花序顶生,具5条分枝,直径2.5~4厘米;花萼短筒状,具5齿,外面密被星状毛,宿存;花冠5裂,裂片辐射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上,略突出于花冠之外;子房下位,密生绒毛,花柱短,柱头尖,3裂。核果,扁卵状椭圆形,红棕色,疏被星状毛。花期5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地灌木林中。分布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性味平,涩,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祛湿止痒。

复方①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蒾三钱,木防己八钱,豨莶草五钱,摇竹消三钱。水煎服。

②治脚丫湿痒:宜昌荚蒾叶捣汁,搽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常绿

  • 猪髓

    《中药大辞典》:猪髓药材名称猪髓拼音Zhū Suǐ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脊髓或骨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严寒。"②《纲目》:&

  • 瓜蒌皮

    药材名称瓜蒌皮拼音Guā Lóu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 肉桂油

    《中国药典》:肉桂油药材名称肉桂油拼音Ròu Guì Yóu英文名OLEUM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

  • 老虎俐根皮

    药材名称老虎俐根皮拼音Láo Hǔ Lì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

  • 羊肾

    《中药大辞典》:羊肾药材名称羊肾拼音Yánɡ Shèn别名羊肾子(《鸡峰普济方》),羊腰子(《本草述》)。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

  •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拼音Chēnɡ Gāo Zhú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拉丁

  • 白牛胆

    《中药大辞典》:白牛胆药材名称白牛胆拼音Bái Niú Dǎn别名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毛柴胡、

  • 山黑柳

    药材名称山黑柳拼音Shān Hēi Liǔ别名山杨柳、四齿柳来源杨柳科山黑柳Salix tetradenia Hand.-Mazz.,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

  • 三块瓦

    药材名称三块瓦拼音Sān Kuài Wǎ别名地海椒(《四川中药志》),老鸦酸(《湖南药物志》),麦穗七、钻地蜈蚣、断脚蜈蚣、大酸梅草(《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