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黄草

大黄草

药材名称大黄草

拼音Dài Huánɡ Cǎo

别名大红草、白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B.malabarica auct.non Hook.f .; B.clarkei auct.non Hook.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长圆叶艾纳香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纺锤状。茎分枝,具条棱,上部被较密长的毛,节间长2-4cm。基部叶常小于中部叶;中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状长圆形,长9-14cm,宽3.5-5.5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状渐狭,的无柄,边缘狭反卷并有硬重锯具有,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被稀疏长柔毛;中脉两面凸起,侧脉5-7对;上部叶渐小,无柄,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5.5cm,宽1-1.5cm,边缘具尖齿或角状疏齿,稀全缘。头状花序多数,排成顶生开展的疏圆锥花序;花序柄长达2cm,被密长柔毛;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约4层,绿色,外层线状披针形,背面被线状披针形,背面被密长柔毛,中、内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背面被柔毛;花托蜂窝状,被白色粗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檐状3-4齿裂;两性花较少数,花冠管状,檐部5裂,被白色疏毛和密腺体。瘦果圆柱形,被疏白色粗毛,具条棱;冠毛白色,糙毛状。花期8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草地或山谷溪流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具条棱,下部被疏毛或脱毛,上部被较必密且长的毛。叶多皱缩,完整叶长圆形或苌圆状披针形,基部楔状渐狭,顶端短尖或钝,边缘狭及卷并有不规则的硬重锯齿,两面被柔毛,中脉凸起,网脉在下面明显。总苞于状钟状;总苞片绿色,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尾尖,边缘干膜质,背面被柔毛;花托被白色粗毛。花黄棕色,多数脱落。味苦,微辣。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急性支气管炎;肠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南马钱

    药材名称滇南马钱别名车里马钱、云南马钱、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滇南马钱Strychnos cheliensis Hu,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种子含番木鳖碱。性味苦,含。剧毒。功能主治兴奋健胃,消

  • 雅丽千金藤

    药材名称雅丽千金藤拼音Yǎ Lì Qiān Jīn Ténɡ别名雅致千金藤、山豆根、小山豆根、千金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雅丽千金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elegans

  • 榉树叶

    《中药大辞典》:榉树叶药材名称榉树叶拼音Jǔ Shù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②婉可成《食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柽柳

    《中药大辞典》:柽柳药材名称柽柳拼音Chēnɡ Liǔ别名柽(《诗经》),河柳(《毛诗传》),殷柽(《尔稚》郑玄注),雨师(陆玑《诗疏》),赤杨(崔豹《古今注》),人柳(《三辅旧事》),赤柽(《日华子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蓖麻叶

    《中药大辞典》:蓖麻叶药材名称蓖麻叶拼音Bì Má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性状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

  • 星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星星草药材名称星星草拼音Xīnɡ Xinɡ Cǎo别名画眉草、蚊子草来源禾本科画眉草属植物大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nsis (All.) Link、画眉草E.

  • 虎胆

    药材名称虎胆拼音Hǔ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②《本草拾遗》:"主小

  • 腹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腹水草药材名称腹水草拼音Fù Shuí Cǎo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腹水草Veroni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