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还魂草

大还魂草

药材名称大还魂草

拼音Dà Hái Hún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分枝感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 esquiroli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分枝感应草多年生草本。茎高5-15cm,常分枝,基部木质化。偶数羽状复叶,聚生茎顶端,长5-10cm,叶轴及小叶两面具疏生细长柔毛;小叶8-12对,稀达16对,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稍偏斜,小叶由基部向顶端逐渐增大,顶部小叶长约1cm,宽约5mm,具感应性,当触及时,似含羞草叶样关闭。花序数个,顶生,具总花梗,花单生或数朵在总花梗上排列成伞形花序;花萼5,披针形;花瓣5,较萼片长,黄色;雄蕊10,2轮,花丝分离,子房近球形,5室。蒴果椭圆形,短于宿存萼片;种子多颗,表面具小瘤体,具假种皮。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甘、涩;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宁心;健脾;散瘀;止血。主心悸失眠;肝脾肿大;子宫下垂;胎动不安;脱肛;咯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药材名称矮陀陀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早禾树

    药材名称早禾树拼音Zǎo Hé Shù英文名root of Sweet Viburnum别名雷片木、鸭屎木、利桐木、利洞风、麻油香、山猪肉、沙糖禾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

  • 尖萼厚皮香

    药材名称尖萼厚皮香拼音Jiān è Hòu Pí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萼厚皮香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nstroemia luteaflora HuexL.K.Ling采

  • 柳叶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药材名称柳叶蒿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和北部地区。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用法用量1~5

  • 朝天子

    药材名称朝天子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实。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止痛。用于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外用治黄水疮。用法用量3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

  • 毛叶巴豆

    《中药大辞典》:毛叶巴豆药材名称毛叶巴豆拼音Máo Yè Bā Dòu别名刹埂(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叶巴豆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约2

  • 赤杨

    《中药大辞典》:赤杨药材名称赤杨拼音Chì Yánɡ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

  • 三叉凤尾蕨

    药材名称三叉凤尾蕨拼音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别名老泻风、凤尾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