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卵叶鳞始蕨

卵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卵叶鳞始蕨

拼音Luǎn Yè Lín Shǐ Jué

英文名Ovate-leaf Lindsaea

别名金花草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intertextum(Ching)Ching[Schizoloma intertextum Ching]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的须根。叶柄长达25cm,与叶轴均为四棱形,暗栗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线形,长达30cm,宽约3cm,草质,棕绿色,两面光滑;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有短柄,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齿牙;叶脉下面明显,有显着的中脉,侧脉羽状,二叉分枝,分离。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气微,味淡。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可达57cm。根茎横走,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四棱形,长达25cm,栗色至暗栗色,有光泽;叶片草质,一或二回羽状,长方形,若为二回羽状则呈线状披针形,长约30cm,宽约3cm,如基部二回羽状则宽约8cm;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斜展,具短柄,卵状三角形,长1-1.5cm,宽1-1.2cm,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心形,多少不对称,边缘有啮蚀状细牙齿,基部1-2对羽片常为二回羽状,长达10cm,宽约1.5cm,有小羽片7-12对,下部的卵圆形,顶部羽片不分裂,急尖;叶轴四棱形,光滑;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的上缘和外缘连续着生,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230m的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涩、性凉。有止血、止痒、止痢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痢疾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草

    《中药大辞典》:臭草药材名称臭草拼音Chòu Cǎo别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6~7月

  • 豹子眼睛花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花别名老熊花来源锦葵科豹子眼睛花Abutilon sinense Oliv.,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肝炎,淋巴腺炎,乳头炎,疮疖,骨折,脚癣

  • 大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藤药材名称大叶藤别名奶汁藤、假黄藤、犸骝能来源防己科大叶藤Tinomiscium tonkinense Gagnep.,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壮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泥炭藓

    药材名称泥炭藓拼音Ní Tàn Xiǎn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来源药材基源: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

  • 玉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柏药材名称玉柏拼音Yù Bǎi别名伸筋草[甘肃]来源蕨类石松科玉柏Lycopodium obscur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甘肃和长江中上游。性味辛,微温

  • 白螺蛳壳

    《中药大辞典》:白螺蛳壳药材名称白螺蛳壳拼音Bái Luó Sī Ké别名白螺壳(《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于破败的墙壁

  • 大活

    药材名称大活拼音Dà Huó别名独活、香大活、走马芹、走马芹筒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

  • 《中药大辞典》:鸽药材名称鸽拼音Gē别名鹁鸽(《食疗本草》),飞奴(《开元天宝遗事》)。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原鸽、家鸽或岩鸽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原鸽,又名:野鸽(《本草图经》)。体长约30

  • 貒肉

    《中药大辞典》:貒肉药材名称貒肉拼音Tuàn Ròu别名貒猪肉(《圣惠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冬季捕捉。原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