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华南鳞盖蕨

华南鳞盖蕨

药材名称华南鳞盖蕨

拼音Huá Nán Lín Gài Jué

英文名Hance's Microlepia

别名凤尾千金草、青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华南鳞盖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lepia hancei Prant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中型蕨类,植株高达1m。根茎灰棕色,横走,密生灰棕色透明节状长茸毛。叶疏生;叶柄长30-40cm,棕禾秆色或棕黄色;叶片草质,有灰色细毛,卵状长圆形,长50-60cm,中部宽25-30cm,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6对,互生,相距8-10cm,柄短,有狭翅;羽片长三角形,中部的较大,长13-20cm,宽5-8cm,二回羽状深裂;一回羽片5-7对,基部上侧的长圆形,长约7mm,宽4-5mm,下侧的近卵形,长约5mm,宽约3mm,向上渐短,基部下延,再向上即汇合成羽状深裂的短尖头,有钝锯齿;侧脉纤细,羽状分枝,沿叶脉疏生刚毛,叶轴、羽轴均略有灰色细毛。孢子囊群小,圆形,生于小裂片基部上侧近缺刻处;囊群盖膜质,近肾形,灰棕色,稍有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溪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表面密生有节的长茸毛。叶柄长30-40cm,棕黄色,其上密生有节的长茸毛;叶片卵状矩圆形,长50-60cm,宽25-30cm,三至四回羽裂,草质,绿色或黄绿色,两面沿叶脉有刚毛;叶轴及各羽轴略有灰色细毛,小羽片三角状披针形,末回小裂片近斜方形,圆钝头,边缘浅裂或粗齿状;孢子囊群位于裂片基部上侧的近缺刻处,囊群盖近肾形,稍有毛。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含蕨素 A、 F、 K、 V。

性味微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黄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寒。有祛湿热的功能。用于流感及黄疸型肝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药材名称墨七别名独儿七、活血莲、鞘叶乌头、笋尖七来源毛茛科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贵州、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

  • 安息香

    《中国药典》:安息香药材名称安息香拼音ān Xī Xiānɡ英文名BENZOINUM别名白花榔来源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

  •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出处《纲目》

  • 牛肾

    《中药大辞典》:牛肾药材名称牛肾拼音Niú Shèn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肾脏。功能主治①《别录》:"补肾气,益精。"②《千金·食治》:&

  • 圆叶锦葵

    药材名称圆叶锦葵拼音Yuán Yè Jǐn Kuí别名土黄芪来源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Malva rotundifolia L.,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

  • 细叶马料梢

    《中药大辞典》:细叶马料梢药材名称细叶马料梢拼音Xì Yè Mǎ Liào Shāo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马料梢、鹁鸪梢、小号布纱(金华《常用中草药

  • 倒根野苏

    药材名称倒根野苏拼音Dǎo Gēn Yě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

  • 罗裙带根

    《中药大辞典》:罗裙带根药材名称罗裙带根拼音Luó Qún Dài Gēn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鳞茎及根。化学成分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药理作用

  • 蜈蚣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藤药材名称蜈蚣藤拼音Wú Gōnɡ Ténɡ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蜈蚣藤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

  • 南方露珠草

    药材名称南方露珠草拼音Nán Fānɡ Lù Zhū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outh Circaea别名拐子菜、辣椒七、白辣蓼草、假蛇床子、白洋漆药、野牛夕、红节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