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十姊妹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

药材名称十姊妹

拼音Shí Zǐ Mèi

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

原形态落叶灌木。茎细长,攀援,刺常生于托叶下。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椭圆形至卵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有微细柔毛;托叶梳状分裂。花数朵排成扁伞房花序;萼片卵形,外面有腺体;花冠深红色,重瓣;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花柱无毛,结合成柱状,伸出,常与雄蕊等长。果实球形。花期5~7月。

生境分部各地有栽培。

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平,微涩。"

功能主治治黄疸,痞块。

复方治黄疸,癖块:鲜十姊妹根五至八钱,猪赤肉二两同炒后,加红酒三至四两,共煮一小时,同午饭或晚饭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十姊妹

药材名称十姊妹

拼音Shí Zǐ Mèi

英文名Root of seven-sisters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七姊妹的根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var.carnea Thory[P.multiflora Thunb.var.platyphylla Thory]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七姊妹 落叶小灌木,高约2m。茎、枝多尖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9枚,椭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钝圆形,边缘具齿,两面无毛;托叶极明显。花多数簇生,为圆锥形伞房花序;花粉色,芳香;花梗上有少数腺毛;萼片5,花瓣5,重瓣;雄蕊多数;花柱无毛。瘦果,生在环状或壶状花托里面。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多为栽培供观赏。

化学成分根皮含鞣质(23%),花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及挥发油等。

性味苦平;微涩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主黄疸;痞积;妇女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治黄疸,癖块:鲜十姊妹根五至八钱,猪赤肉二两同炒后,加红酒三至四两,共煮一小时,同午饭或晚饭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鲨鱼肉

    药材名称鲨鱼肉拼音Shā Yú Ròu别名鲛鱼肉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灰星鲨、白斑色鲨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

  • 假蒟根

    药材名称假蒟根拼音Jiǎ Jǔ Gēn别名假蒌根、钻骨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

  • 《中药大辞典》:鼠药材名称鼠拼音Shǔ别名首鼠(《史记》),老鼠(《斗门方》),家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中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等常见鼠类的全体或肉。原形态①褐家鼠体长约17.5厘

  • 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石榴根药材名称石榴根拼音Shí Liu 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原形态形态详&

  •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药材名称盘龙七拼音Pán Lónɡ Qī别名石白菜、地白菜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鹿蹄根

    药材名称鹿蹄根拼音Lù Tí Gēn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

  • 柿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柿霜药材名称柿霜拼音Shì Shuānɡ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柿饼的白霜。性味甘,凉。功能主治生津利咽,润肺止咳。用于口疮,咽喉

  • 升麻

    《中国药典》:升麻药材名称升麻拼音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

  • 马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兰药材名称马兰拼音Mǎ Lán别名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来源本品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Bip.[As

  • 茅栗根

    药材名称茅栗根拼音Máo Lì Gēn出处1.茅栗,《蜀本草》:“《图经》云:茅栗似板栗而细,其树虽小,然叶与诸栗不殊,春生,夏花,秋实,冬枯。今所在有之。”2.《纲目》谓:“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