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刀灰树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

药材名称刀灰树

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

来源山矾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和肝健脾,止血生肌。主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疳积,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刀灰树

药材名称刀灰树

拼音Dāo Huī Shù

别名剑叶灰木、甜茶、乌脚看、滑叶常山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光叶山矾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小乔木。芽、嫩枝、嫩叶背面脉上、花序均被黄褐色柔毛;小枝细长,黑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约5mm;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干后有时呈红褐色,卵形至阔披针形,长3-6(-9)cm,宽1.5-2.5(-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圆,边缘具稀疏的浅钝锯齿;中脉在叶面平坦,侧脉纤细,每边6-9条。穗状花序长1-4cm;苞片椭圆状卵形,长约2mm,小苞片三角状阔卵形,长约1.5mm,宽达2mm,背面均被短柔毛,有缘毛;花萼长1.6-2mm,5裂,裂片卵形,先端圆,背面被微柔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萼筒无毛;花冠淡黄色,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椭圆形,长2.5-4mm;雄蕊约25,花丝基部稍合生;子房3室,花盘无毛。核果近球形,直径约4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3-11月.果期6-12月;边开花边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根皮甙(pholorizin),为二氢查耳酮菊糖甙,含量约为0.6%[1]。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和肝健脾。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疮疖;疳积;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绵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三七药材名称绵三七拼音Mián Sān Qī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E. tuber

  • 大叶白头翁

    《中药大辞典》:大叶白头翁药材名称大叶白头翁拼音Dà Yè Bái Tóu Wēnɡ别名一面青(《分类草药性》),山萩(《中国物图鉴》),大火草(《重庆草药》)

  • 贯众

    《中药大辞典》:贯众药材名称贯众拼音Guàn Zhònɡ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

  • 五指山参叶

    药材名称五指山参叶拼音Wú Zhǐ Shān Shē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箭叶秋葵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

  • 将军树

    药材名称将军树别名将军木来源桑科波萝蜜属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aea Hance,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甘、淡,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酸

  • 九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牯牛药材名称九牯牛拼音Jiǔ Gǔ Niú来源蓼科九牯牛Polygonum rude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通经,镇痛。主治

  • 小叶枇杷

    《中药大辞典》:小叶枇杷药材名称小叶枇杷拼音Xiǎo Yè Pí Pá别名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防治老年慢

  • 乌鸦头

    《中药大辞典》:乌鸦头药材名称乌鸦头拼音Wū Yā Tóu别名鸦头(《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①《圣惠方

  • 黑大艽

    药材名称黑大艽拼音Hēi Dà Jiāo英文名siberia Monkshood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或西伯利亚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爬山豆根

    《中药大辞典》:爬山豆根药材名称爬山豆根拼音Pá Shān Dòu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三棱枝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三棱枝杭子梢,又名:三棱草、山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