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九倒生

九倒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倒生

药材名称九倒生

拼音Jiǔ Dǎo Shēnɡ

别名变异铁角蕨、铁狼萁

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九倒生Asplenium varians Wal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山西、陕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微涩,凉。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主治刀伤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九倒生

药材名称九倒生

拼音Jiǔ Dǎo Shēnɡ

别名铁郎鸡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变异铁角蕨全草。秋后采。

原形态植株高10~22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有虹色光彩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下部亮栗色,向上到叶轴为灰绿色,幼时疏生纤维状鳞片;叶片披针形,薄草质,长10~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狭,2次羽状分裂,羽片8~12对,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2厘米,宽6~10毫米,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齿;每齿有细脉1条。孢子囊群每裂片上2~3枚,囊群盖条形。

生境分部生于阴处石上、墙上及树上。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至山西等地。

性味性凉,味微涩。

功能主治捣敷治刀伤,骨折。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九倒生

药材名称九倒生

拼音Jiǔ Dǎo Shēnɡ

英文名Herb of Vaiante Spleenwort

别名铁郎鸡、铁扫把、金鸡尾、线鸡尾、地柏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变异铁角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varians wall.ex Hook.et Grev.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0-22cm。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有虹色光彩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下部亮栗色,向上到叶轴为灰绿色,幼时疏生纤维状鳞片;叶片披针形,薄草质,长10-15cm,宽2.5-4cm,先端渐尖,基部略狭,2次羽状分裂,羽片8-12对,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2cm,宽6-10mm,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齿;每齿有细脉1条。孢子囊群每裂片上2-3枚,囊群盖条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3500m的山谷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南、山西等地。

性味凉;微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血生肌。主刀伤;骨折;疮疡溃烂;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毛叶天胡荽

    药材名称毛叶天胡荽拼音Máo Yè Tiān Hú Suī别名钻地风、水雷公根、冰大海、透骨草、大样雷公根、山灯盏、鱼藤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肾叶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

  • 大青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药材名称大青盐拼音Dà Qīnɡ Yán别名青盐、石盐、戎盐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原形态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

  • 珍珠风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药材名称珍珠风拼音Zhēn Zhū Fēnɡ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

  • 麻叶荨麻

    药材名称麻叶荨麻别名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蝎子草、恰克卡克欧提[维名]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焮麻Urtica cannabina L.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湿,凉

  • 三羽叉蕨

    药材名称三羽叉蕨拼音Sān Yǔ Chā Jué别名鸡爪蕨、大叶入地蜈蚣、昏头鸡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ctaria subtriphylla(Hook.et

  • 龙珠子

    药材名称龙珠子拼音Lónɡ Zhū Z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疔肿。"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野烟叶

    《中药大辞典》:野烟叶药材名称野烟叶拼音Yě Yān Yè别名大王叶(《生草药性备要》),大黄叶(《岭南采药录》),土烟叶(《中国树木分类学》),假烟叶(《广州植物志》),石烟(《陆川本草》

  • 黑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药材名称黑老虎别名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Kadsura coc

  • 米麦麨

    药材名称米麦麨拼音Mǐ Mài Chǎo别名糗(刘熙《释名》)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无毒。"②《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