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叶海棠

三叶海棠

药材名称三叶海棠

拼音Sān Yè Hǎi Tánɡ

英文名Siebold Crabapple

别名山茶果、野黄子、山楂子。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海棠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sieboldii(Regal)Rehd.[Pyrus sieboldii Rege]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三叶海棠 灌木,高约2-6m。小枝稍有棱角,暗紫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叶柄长1-2.5cm,有短柔毛;托叶狭披针形,全缘;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3-7.5cm,宽2-4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常3,稀5浅裂,下面沿中肋及侧脉有短柔毛。花两性;花4-8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2-2.5cm,有柔毛或近于无毛;苞片线状披针形,早落;萼片5,三角状卵形;花瓣红色,长椭圆状倒卵形,直径2-3cm,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丝长短不等,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3-5,基部有长柔毛。梨果近球形,直径6-8mm,红色或褐色,萼裂片脱落;果梗长2-3cm。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2000m的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本品近球形,直径6-8mm,红色或褐黄色,萼片脱落;果梗长5-3cm。气微,味酸微甜。

化学成分叶含3-羟基根皮酚、 4'-葡萄糖甙、花色素甙。

性味酸;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主饮食积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代山楂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艳山姜

    药材名称艳山姜拼音Yàn Shān Jiānɡ别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草豆蔻出处本品以玉桃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玉桃,叶如芭蕉,抽长茎,开花成串,花苞如小绿桃。花开

  • 狼肉

    《中药大辞典》:狼肉药材名称狼肉拼音Lánɡ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肉。原形态狼(《诗经》),又名:毛狗(《纲目》)。体长1~1.6米,尾长35~50厘米,体重3

  • 台湾肺形草

    药材名称台湾肺形草拼音Tái Wān Fèi Xí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台湾肺形草及日本双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pterospermum taiwanense(Ma

  • 寻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寻骨风药材名称寻骨风拼音Xún Gǔ Fēnɡ来源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

  • 游草

    《中药大辞典》:游草药材名称游草拼音Yóu Cǎo别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

  • 四叶七

    药材名称四叶七拼音Sì Yè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湖北金粟兰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henryiHemsl.var.hupehensis(Pamp.)K.F.

  • 单花山竹子

    药材名称单花山竹子拼音Dān Huā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Uniflower Garcin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单花山竹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

  • 小果皂角

    药材名称小果皂角拼音Xiǎo Guǒ Zào Jiǎo英文名fruit of Littlefruit Honeylocust别名小皂角。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

  • 猪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草药材名称猪鬃草拼音Zhū Zōnɡ Cǎo别名铁线蕨、铁线草、水猪毛七、猪毛七、石中珠、乌脚芒、铁丝草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

  • 锅粑

    药材名称锅粑拼音Guō Bā别名饭焦、焦锅粑来源米饭贴锅烧成焦黄色者。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厚肠胃,助消化。饭食成积,伤寒食复(病后消化障碍,食积腹痛)。焦锅粑炒成炭,研细末,每服1~2钱,温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