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龙须草

龙须草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

药材名称龙须草

拼音Lónɡ Xū Cǎo

别名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全草。9~10月间,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根茎。茎青绿色,线形,高达50厘米,表面有凸起的条纹。茎上无叶,但于基部有红棕色、淡黄色或暗黑色的鞘状鳞叶数枚。花序侧生,成簇状,伞形或复聚伞形,有短柄;花被6,2列,淡绿色。萼片状;雄蕊通常3枚,着生于花被的基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不明显,柱头3枚,线形。蒴果长椭圆形,内含多数种子。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潮湿地及沼泽边缘。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的茎,呈扁压状细柱形或线形,长30~50厘米,直径1~1.5毫米,先端渐尖,近基部稍粗,表面光滑,淡黄绿色,具纵直细纹理。质坚实而柔软。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但不发达。气无,味淡。以干燥均匀、带绿色者为佳。

性味淡,寒。

①《饮片新参》:"淡,平。"

②《药材资料汇编》:"苦,微寒。"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寒,味淡。"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寒。"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泄热安神。治小便赤涩,热淋,肾炎水肿,头昏,齿痛,鼻衄,咽痛,心烦失眠,消渴,梦遗。

①《饮片新参》:"渗湿热,利尿通淋。"

②《安徽药材》:"利湿热,散风火,止血。治痛风、鼻出血、血崩、小便频数短赤、咽痛、耳痛、梦遗。"

③《药材资料汇编》:"治口腔炎症及齿痛。"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安神。"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小便不利,尿道发热刺痛,肾炎水肿,失眠,心悸,心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

注意《饮片新参》:"溲多者勿用。"

各家论述①治尿路感染:龙须草、水前草各一两,土茯苓三钱;或龙须草、小蓟草、乌蔹莓各一两,白茅根二两。水煎服。

②治失眠,神经衰弱:鲜龙须草二两,夜交藤一两,丹参五钱。水煎服。

③治糖尿病:龙须草二两,鹿茸草一两。水煎服。(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

药材名称龙须草

拼音Lónɡ Xū Cǎo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硬质早熟禾地上部分。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秆直立,丛生,坚韧而粗糙,具3~4节。叶片线形,扁平,稍粗糙,长3~7厘米,宽0.5~1毫米;有长叶鞘,无毛,无脊;叶舌膜质,先端锐尖,长约4毫米。圆锥花序,稠密而紧缩,狭长矩形至线形,长3~10厘米,宽约1厘米;小穗披针形,长约4毫米,绿色,成熟后草黄色,含4~6小花;颖披针形,先端锐尖,长2.5~3毫米。颖果纺锤形,腹面有凹沟,长约2毫米。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草地、路旁、林下,山坡和丘陵坡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的山东,江苏。

化学成分全草含芦竹萜、粘霉酮,无羁萜、β-香树脂醇、羊齿烯醇等三萜类。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治小便淋涩,黄水疮。

复方①治小便淋涩:龙须草二至三钱,水煎服。

②治黄水疮:龙须草穗五钱,蝉蜕二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水栀

    《中药大辞典》:水栀药材名称水栀拼音Shuǐ Zhī别名伏尸栀子(《雷公炮炙论》),水栀子(《八闽通志,),黄箕子、黄枝(《福建民间草药》),马牙栀、建栀、黄栀子(《药材学》)。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

  • 黄花鸢尾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山菅兰

    药材名称山菅兰拼音Shān Jiān Lán别名老鼠砒、山猫儿、山大箭兰、山交剪、桔梗兰、绞剪草来源百合科山菅兰属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L.)DC.,以根入药。四

  • 糙叶树皮

    药材名称糙叶树皮拼音Cāo Yè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hananthe aspera(Thunb.)Planch.[Prunus asper

  • 大透骨草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药材名称大透骨草拼音Dà Tòu Gǔ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灌木,高1米以上。茎直立

  • 猪肝

    《中药大辞典》:猪肝药材名称猪肝拼音Zhū Gān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苦,温。①《千金·食治》;"

  • 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蓝药材名称木蓝拼音Mù Lán别名蓝靛、槐蓝、小青[福建]、野槐树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叶或全株入药。夏季

  • 小叶罗汉松

    药材名称小叶罗汉松别名短叶土杉、小叶土杉来源罗汉松科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var. maki (Sieb. et Zucc.) En

  • 缩砂蜜

    药材名称缩砂蜜拼音Sù Shā Mì英文名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别名缩砂、绿壳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 羽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羽叶山蚂蝗拼音Yǔ Yè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Oldham Podocarpium别名羽叶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羽叶山蚂蝗的全株。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