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即安肾丸第一方,见安肾丸条。
出《经验广集》。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人。曾于562年携《明堂图》和药书等到日本,对中日医学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10卷。卷1论
治法。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指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宜扬发散。指对轻浅的病证,宜使用发散宣扬的治法,顺病势向外发泄。例如外感初起,病邪在表,用解表法使之汗解。
证名。瞳神散大之边缘状似锯齿者。清·聂子因《眼科易简补编》:“金井锯齿,金井本圆而聚,此症虽圆而颇大,现出金井周围之弦如锯齿之状。”参见瞳神散大条。
【介绍】:见夏云集条。
见《金匮要略》。即术附汤,见该条。
病证名。指泄利挟有表热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亦有指热泻者。参协热下利、夹热自利条。
表里同病的寒证。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肾阳虚,又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又伴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