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鳞衣草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

拼音Lín Yī Cǎo

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urva Buch.Ham.ex D.Don[Lepidagathis haylin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鳞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方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8cm,宽1-3.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呈波浪状,两面均有针状结晶的小线条。花小,为顶生或腋生稠密穗状花序,圆柱形,长1.5-2.5cm,单生或数个聚生,花常偏于花序的一侧,被柔毛;苞片叶状,狭披我形,长约8mm,先端锐尖,具1脉;萼5深裂,最外裂片较大,线状披我形,长约6mm,具睫毛;花冠白色管状,上部膨胀,冠檐2唇形,花长约10mm,上唇微裂,下唇3裂;雄蕊4,2长2短,花药2室,斜叠生。蒴果长约5mm,有种子4颗。花期11-12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村边、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圆柱形,略具四棱,有会枝,长短不一,具短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2.5-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成狭翅状;全缘或边缘略呈波状;两面具毛茸,有时可见针状结晶的小线条。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疮疡肿毒;口唇糜烂;目赤肿痛;皮肤湿疹;跌打伤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仙茅

    药材名称大叶仙茅拼音Dà Yè Xiān Máo别名大地棕、猴子背巾、猴子包头、竹灵芝来源仙茅科仙茅属植物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 (Lour.)

  • 桑根

    《中药大辞典》:桑根药材名称桑根拼音Sānɡ Gēn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根。原形态形态详"桑叶"条。药理作用桑树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体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性味《

  • 鸡排骨草

    药材名称鸡排骨草别名刺蕊草、牛虱麻、高脚流明草来源唇形科鸡排骨草Pogostemon glaber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东。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肺结

  • 绒毛鸭脚木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活

  • 滇高良姜

    药材名称滇高良姜拼音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别名良姜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

  • 黄栌枝叶

    《中药大辞典》:黄栌枝叶药材名称黄栌枝叶拼音Huánɡ Lú Zhī Yè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黄栌的枝叶。化学成分叶含鞣质达33%。鞣质中有没食子酸、没食

  • 辟汗草

    《中药大辞典》:辟汗草药材名称辟汗草拼音Pì Hàn Cǎo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陕西植药调查》),

  • 无腺橉木

    药材名称无腺橉木拼音Wú Xiàn Lìn Mù别名山莓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橉木的根、叶、果。原形态落叶乔木,高8~16米。枝黑褐色,

  • 甜杏仁

    药材名称甜杏仁拼音Tián Xìnɡ Rén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

  • 水红木花

    药材名称水红木花拼音Shuǐ Hónɡ M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水红木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 Ham. Ex D. Don.采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