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方。见《上海中医杂志》1958,9。乌贼骨、白芨各等分。为细末,每服3克,日三次。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经穴名。代号GB32。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腿外侧,腘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取穴。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
书名。《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篇为总论部分,阐述温病的概念,温病、伤寒的区别,温病与温疫的关系,并对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的介绍;下篇各论部分,能融会古今温
出《本草图经》。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介绍】:见连文冲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
见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医学心悟》卷三方。贝母一钱五分,栝蒌一钱,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水煎服。功能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治燥热伤肺,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咽干喉痛。方中主以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辅以栝蒌清热涤痰而
王,通“旺”,旺盛的意思。《内经》认为“脉合四时阴阳”,在不同时令季节而出现相应的脉象为正常,《难经·七难》称之为旺脉。如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以后的六十天,是少阳主令的季节,“少阳之至,乍大乍少,乍短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