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疝

风疝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逆从论》,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阳明滑为心风疝太阳滑为肾风疝少阴滑为肝风疝。凡此六疝,虽见于他脉中,皆言风疝者,足厥阴肝经之气也。”治宜荆芥穗新瓦上焙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参肺风疝脾风疝、肾风疝、肝风疝、心风疝、狐风疝等条。

猜你喜欢

  • 赤膈伤寒

    病证名。见《医宗说约》卷之四。风温时毒陷入胸膈,以致胸膈赤肿、热痛,因其由暴寒搏动而发,故名。症见发热,胸痛,痰嗽气急。若咯浊唾腥臭者,为温毒内陷伤肺,酿成脓胸。初起属实证者,宜表里双解,用荆防败毒散

  • 无心草

    见《山西中药志》。为木贼之别名,详该条。

  • 眼皮

    眼解剖部位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眼睑。详该条。

  • 千金苇茎汤

    即苇茎汤,见该条。

  • 白耳子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白木耳,详该条。

  • 药菖蒲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气痢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诃子皮、陈皮、厚朴各五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治气痢。

  • 卯酉主金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卯酉主燥金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卯酉之上,阳明主之。”所指即为阳明燥金。

  • 温下

    下法之一。用于寒性积滞里实证的治法。如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症见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或沉迟等。选用温性泻下药,如巴豆霜;或以温热药与寒下药配用,如附子、细辛配大黄。代表方剂有三物备急丸、大黄

  • 胞虚如球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睥虚如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