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骨伤治法之一。见《伤科汇纂》卷一。即正骨手法。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医圣心源》。10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1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
书名。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3卷。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因系节录,内容不够完备,虞氏注文亦较简略。
水肿证型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上肿,由于病邪在表在上,一般用发汗的方法,使潴留于上部的水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金匮要略》用越婢汤
见《本草纲目》。即拗哭,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见《河北药材》。即鳖甲,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