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难经解

猜你喜欢

  • 槲白皮

    出《崔氏纂要方》。为槲皮之别名,详该条。

  • ①体内形如薄皮的组织。如耳膜、筋膜等。《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②膜原。《素问·疟论》:“横连膜原也。”详见膜原条。③病证名。见《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片状薄膜,通常伴有血丝,从白睛发出,侵向黑

  • 铃铛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 精气夺则虚

    精气,指人体的正气。指疾病过程中,正气过度耗损,出现虚证的病机。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麦冬饮子

    《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方。麦门冬、黄芪各一钱,人参、当归、生地黄各五分,五味子十粒。水煎服。治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血后亡津而致口渴者。

  • 走哺

    ①古病名。指下焦实热而致二便不通,呕吐不停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张氏医通》卷四:“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②指

  • 实喘

    指气喘由于邪气盛实者。多因六淫外袭,痰火郁热,水饮凌肺,使肺气壅阻,肃降无权,气道不利而致。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气粗等。《景岳全书·杂证谟》:“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气长而有余,……胸胀、

  • 醉头风

    病名。痰饮眩晕的别称。《循经考穴编·足少阳之经》:“痰饮头晕,呕吐不已,恶闻人声,名曰醉头风。”详痰饮眩晕、痰晕条。

  • 市隐庐医学杂著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刊于1853年。此书先设证治杂论14篇,列举前人误治之案以警人,并对时医以平稳方药搪塞病家等时弊痛加针砭。其后列述湿温、麻疹、惊风、血证、喉症、暑病之方药证治。其中对“湿温用药

  • 手足厥逆

    证名。手足厥冷的别称。见《难经·十七难》。详手足厥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