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降龙草

降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降龙草

药材名称降龙草

拼音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虎山叶、四台花、秤砣蛇药

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植物降龙草Hemiboea subcapitata Clarke,以全草入药。秋后采,洗净晒干。

性味微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用于蛇咬伤,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降龙草

药材名称降龙草

拼音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秤杆蛇药、冷水草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全草。秋季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基部伏地,有须根。茎四棱形,近光滑或微有细毛,有棕黑色斑点。叶对生,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狭,下延至柄的基部呈狭翼状,全缘,上面散生白色短毛;叶柄长2~3.5厘米。花3~5朵集成近头状;花梗顶生或上端腋生,长2~3厘米,呈2歧分枝;苞片圆形;花萼6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匣米;花冠广筒形,长3~4厘米,稍近2唇状,淡紫红色;雄蕊2;子房上位。蒴果线形,长2~4厘米。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岩石阴湿处。分布江苏、浙江、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等地。

性味甘,寒,无毒。(一说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咳,生津。治伤暑,蛇咬,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复方①治热性腹痛;降龙草水煎服。

②治外伤肿毒:降龙草苗捣烂,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降龙草

药材名称降龙草

拼音Xiánɡ Ló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Half-capitate Hemiboea

别名秤杆蛇药、浸骨头、冷水草、小梁药、虎山叶、四台花、山兰、散血毒莲、雪汀菜、马拐、牛耳朵、水泡菜、白雌雄草、降蛇草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boea subcapitata C. B. Clark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降龙草 多年生草本。茎高10-40cm,肉质,无毛或疏生白色短柔毛,散生紫褐色斑点,不分枝,具4-7节。叶对生;叶柄长0.5-5.5cm;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3-22cm,宽1.4-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伸至叶柄的两侧呈窄翼状,全缘,上面散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下面无毛或沿脉疏被短柔毛;钟乳体窄条形。花3-5朵密集,稍呈头状,花淡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序梗长2-4cm,无毛;总苞圆形,直径1.5-2.2cm;花梗粗壮,长2-5mm;萼片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cm,干时膜质;花冠筒长2.8-3.5cm,外面疏被腺状短柔毛,内面基部有一毛环,先端5浅裂,裂片圆钝;雄蕊2,花药顶端连着,退化雄蕊3,中央1个小;雌蕊长约3.4cm;子房线形,无毛,柱头钝。蒴果条形,稍弯,长1.5-2.2cm。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2100m的山谷林下石上或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抑菌作用 降龙草茎叶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时显抗菌作用,对炭疽杆菌和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解毒。主外感暑湿;痈肿疮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贵州民间药物》:“忌酸冷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金银花

    《中药大辞典》:大金银花药材名称大金银花拼音Dà Jīn Yín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金银花的全草。原形态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

  •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拼音Dān Tóu Zǐ Wǎn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

  •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

  • 罐子草

    药材名称罐子草拼音Guàn Zi Cǎo别名仰天罐、高脚红缸、线鸡脚、大金钟、公石榴、倒水莲、阔叶金锦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opipara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

  • 省雀花

    药材名称省雀花拼音Shěnɡ Què Huā别名白克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干粗直,秃净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叶环

  • 羊蹄甲

    药材名称羊蹄甲拼音Yánɡ Tí Jiǎ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药材名称球兰拼音Qiú Lá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