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
十天干之简称。见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发颐。见该条。
病名。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外科学讲义》,多因湿热下迫大肠,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症为肛内生息肉,多少不等,便时突出于肛外,时有鲜血、粘液随粪便排出,无痛,儿童多见。宜结扎或手术疗法,即直肠息肉
书名。4卷。清·吴编。本书采集并融会张石顽、沈云将、程国彭等诸家学说编成。卷1介绍形质、神色、声气、看证诀等;卷2列述诊脉诀、死脉、妇人及幼孩脉法、诸病宜忌脉;卷3经脉心传、奇经八脉、趺阳少阴脉说;卷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哭泣涕泪之原因,因其理至为精微,故名。内容主要说明涕泪的产生是受精神因素影响,文中还探讨了迎风流泪等病症的原因。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土贝母之别名,详该条。